央視這次表態有些可笑了:王楚欽、孫穎莎洛杉磯很有可能打4項
更新于:2025-04-11 00:41:07

央視體育這次反應真的很迅速,但是也有些著急和可笑,感覺並非那麼瞭解國乒現狀和奧運備戰人選。

怎麼個情況?

4月10日淩晨,國際奧會前腳剛發佈奧運乒乓球專案由原來5項增至6項,央視體育7點多便發文,對洛杉磯奧運會國乒項目人選進行了預測。

時間是早上7:30,工作人員顯然是在第一時間里寫稿的,可見重視程度不一般。

國際奧會官方消息見下面引用部分。

北京時間4月10日淩晨,國際奧會執委會宣佈: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將新增乒乓球混合團體專案,同時,男、女雙打取代男、女團體重新成為奧運專案。調整后,洛杉磯奧運會乒乓球專案金牌增至六塊,但參賽總人數不變,仍是172人。

央視體育的原文如下(截圖見頂圖)

巴黎奧運會,孫穎莎和王楚欽都是身兼三項,他們聯手為國乒摘得歷史上首枚奧運混雙金牌。隨著混團入奧,兩人很有可能再多兼顧一個專案,成為國乒當之無愧的勞模。

央視這段話概括就是:巴黎是三項,洛杉磯可很有可能再多一項,3+1,當然就是4項。

看到這條消息,我覺得有些可笑。這麼大的媒體如此輕率做出這樣的預測,真的不敢苟同。

央視如此預測的理由是:兩人巴黎打了三項,現在隨著混團(混合團體)入奧,兩人很有可能再多兼顧一個專案。

真的是這樣嗎?

是簡單的3+1嗎?

當然不是。

為什麼不是?

了解國乒巴黎后的隊員培養戰略和配備的的線民們都知道,巴黎奧運會一結束,王楚欽和孫穎莎在完成奧運混雙奪金任務以後,基本上就已經是“解體”狀態了。

為什麼是基本解體?

一是已經完成了首金任務,二是實踐證明,在奧運會這樣級別的賽事上,一名運動員不宜兼項太多。如此高強度、高壓力的比賽,容易導致運動員超負荷,出現首尾難顧、發揮不佳的情況。王楚欽在巴黎止步32強,就有這個因素,再加上被踩拍這樣的偶發事件,導致單打發揮不佳,男單早早失去一條線,從而導致樊振東奪冠壓力巨大。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孫穎莎身上,決賽輸給陳夢拿到銀牌。賽后國內輿論為此吵翻了天。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多兼了一項混雙,而混雙又是在單打前面,混雙消耗精力過大,單打決賽未能打出最佳狀態,認為不對等。

三是總教練李隼曾經公開表示過,王楚欽和孫穎莎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今後主要是專攻單打和保障團體。李隼的言論當然也是獲得了中國乒協高層的授意,可不會亂說的。

當然,以上這些信息的基礎是建立在奧運會五個專案上。

那麼,現在增至六個專案,專案多了一個,並且發生了變化。

此一時,彼一時?

按照國乒的備戰戰略,洛杉磯奧運會混雙組合首選是林詩棟/蒯曼。巴黎之後,“動漫組合”基本上包攬了所有混雙冠軍,兩人的配合越來越好,極富奧運冠軍相,甚至兩人的單打成績同樣進步神速,尤其是林詩棟,已經貴為世界排名第一。

因此,大概率,洛杉磯奧運會王楚欽、孫穎莎不會打混雙。

由於增項不增人,每個協會依然是男三女三六個人,即便王楚欽、孫穎莎不打混雙,但依然極有可能身兼三項。

哪三項?

混團、男雙/女雙、單打,尤其是王楚欽。因為王楚欽是左手,雙打天選。

孫穎莎這邊可能性也很大。

對於林詩棟、蒯曼來說,畢竟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那麼力保混雙單項並參加混團這兩項,基本就是標配了。

男雙很有可能是王楚欽和梁靖崑,女雙很有可能是孫穎莎和王曼昱。

如此一來——

王楚欽三項:男雙、混團、男單

孫穎莎三項:女雙、混團、女單

王曼昱:女雙、混團、女單

林詩棟:混雙、混團、男單(也或可能是梁靖崑)

蒯曼:混雙、混團

梁靖崑:混團、男雙、男單(也或者有可能是林詩棟)

奧會為什麼要這麼改?尤其為什麼要增項不增人?

國際奧會官方給出的原因是:性別平等是洛杉磯奧運重要考量。

那麼會對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1,金牌增加一枚,有人說這就是給我們預定的,但也不那麼容易和簡單。

2,如果是站在限制國乒角度來說,主力球員都是一人三項,要求極高,偶然性增加。其他協會增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