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多部北韓電影在中國上映,風靡一時。那些出生於六十年代的影迷們,正是在“樣板戲”的鏗鏘韻律與北韓電影的溫柔敘事中,編織了他們五彩斑斕、歡聲笑語的童年夢。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他們已步入了退休的門檻,此刻,讓我們攜手踏入回憶的長廊,重拾那些被歲月打磨得愈發閃亮的經典瞬間,共同回味當年被這四部北韓電影迷住的不朽魅力。
1、《摘蘋果的時候》
1971年上映的《摘蘋果的時候》講述了北韓北清果樹農場,以貞玉、明吉為代表的充滿活力的年輕姑娘,遵照指示,勇於實踐創新,她們克服重重困難,反覆嘗試,最終成功試製出了蘋果醬,實現生產大豐收的故事。影片的基調歡樂、明快,展現了北韓年輕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影片中飾演女主角“貞玉”的是鄭英姬,清秀的容顏,高挑的身姿,還有她一笑倆酒窩,讓人印象深刻。影片中貞玉的姐姐“桂鶴”一心撲在自己情感世界的經營上,對社會勞動並不熱心,思想有點落後,但“桂鶴”的扮演者卻讓人驚豔,在影片中她低眉順目的嬌羞之態,迷倒了不少的男影迷。
2、《賣花姑娘》
1972年,朝鮮影片《賣花姑娘》火爆上映。該片講述了30年代日本佔領北韓時期,一位以賣花為生的鄉村女孩花妮的悲慘遭遇及其成長的故事。影片以其感人至深的劇情和動人的音樂,成為北韓電影的經典之作。
“賣花哟賣花,有薔薇,還有金達萊……”,這淒婉動人的歌聲,曾經打動過無數中國觀眾的心。影片主人公花妮、順姬姐妹坎坷的命運讓許多人流下熱淚。該片的主演、美麗動人的18歲青年演員洪英姬憑藉此片被授予北韓人民演員的稱號。
3、《金姬和銀姬的命運》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1975年在中國上映,該影片通過一對孿生姐妹在南北朝鮮不同社會制度下的不同命運,表達了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影片通過交叉的敘事方法,細膩地反映了這對姐妹不同的生活經歷,反差強烈,發人深省。其感人情節曾讓無數觀眾落淚。
在影片中出演金姬和銀姬的演員鄭春蘭,將兩個性格和命運截然不同的姑娘,塑造得形象鮮明,她精湛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原形畢露》
這部影片與前面三部劇情片最大的不同就是:這是一部反特題材、帶有驚險樣式的影片。該片講述了一個經美軍特種訓練並做了整容手術的女特務,潛伏在北韓某醫院,當上了研究員。是群眾雪亮的眼睛和特工機智的偵察,終於使女特務原形畢露。影片通過緊張的情節展現了北韓人民的智慧和勇敢。這部影片1973年在中國上映,影片讓看多了樣板戲電影的中國觀眾耳目一新,上座率非常高。
許多觀眾對影片中假扮淳樸善良的貞姬的女特務“白桃花”,印象深刻。扮演“白桃花”的北韓演員叫崔福實。她在影片中將一個隱藏在人民內部的女特務塑造得惟妙惟肖。這個“女特務”的形象,老影迷還記得嗎?
網友朋友,當我們回望七十年代這些經典的北韓電影時,如能激起您心中漣漪,喚醒那段純真無邪、激情燃燒的歲月,那小編感到太幸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