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腳皆可替?孫儷這個鏡頭,給多少流量明星一記耳光
連續6天斬獲全網熱度日冠!
孫儷一出手,其他所有劇都黯然失色,懸疑市場又上硬菜了。
果然是狠貨。
其他劇恨不得幾集就抻上一個月。
而《烏雲之上》抓到孫儷這張王牌,熱度飆升、討論度超高,竟然一口氣直接給觀眾全放出來了,這就已經點映結局。
不愧是“娘娘”看中的本子,就是有骨氣。
而孫儷確實也做到了,一個人撐起整部劇。
時隔22年,雖然已經43歲,可演起刑警絲毫不在話下。
整個人精神抖擻、狀態極其飽滿。
而在看完整部劇後,我又一次被“娘娘”對角色的熱愛折服了。
其實在看《烏雲之上》時,只是感歎孫儷塑造人物的強勁實力。
沒想到,即使這部戲沒有太多大開大合的戲份,孫儷在演戲的過程中也真的拼勁了全力。
內娛的女演員內卷比較嚴重,尤其是中生代女演員,在自我管理上非常嚴苛。
而要演出女刑警的強壯和英氣,並不容易。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有飽滿的精神氣,孫儷戲外每天都會跑步,甚至給跑步機跑壞了。
儘管不是武打片,可作為刑警,難免會與兇手進行激烈的搏鬥。
替身那是不可能的,要說“借位”那都是對孫儷對演藝事業熱愛的侮辱。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這種戲份不可能一遍過。
每次自己演完了,還會在監視器中再看一遍。
只要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就算導演說可以了,她還會提出再來一次。
就那麼一段戲,孫儷摔到褲子都磨破了,這姐硬是自己撲棱撲棱就站起來了。
同樣款式的短袖,在孫儷身上都已經濕透了,她換了幾件全濕。
拍戲空隙,工作人員看到孫儷胳膊磕青了一塊,趕緊上前問她有沒有事。
孫儷看看自己的胳膊:拍戲嘛,青一塊紫一塊都正常,沒事。
說真的,即使知道道具組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但,看到孫儷重重地摔在後面的箱子上,隔著螢幕我還是會心底一緊。
也是這一段戲,孫儷的手被劃破了。
下了戲,大家都在看這場戲的效果,孫儷拿過紙擦手。
血都流出來了,她也是一聲不吭。
助理跑過來說要給她拿個創可貼。
孫儷立即反問:這還用得著創可貼啊?
好久沒見過這樣正經演戲的演員了,真不敢想但凡是個流量明星,光是手劃破就得上多少個熱搜。
要說“娘娘”發揮最好的,莫屬大結局處她親眼目睹姐姐坐上警車的橋段。
孫儷飾演的韓青,可以說是被姐姐養大的。
在父母去世後,姐姐送她去警校,平時照顧她的衣食起居。
然而,溫柔和善的姐姐,竟然是販毒大佬。
聲嘶力竭到沒有力氣,孫儷崩潰到旁人拉都拉不住,往後仰去直接坐在了地上。
都已經摔倒了,導演急得不行,孫儷還在人物之中。
她拍拍屁股站起來,茫然地看著遠去的警車,自然而然地接上了戲。
說真的,光是靜態劇照,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表演張力。
完全活在人物之中,沒做到這個份上,看誰還敢吹。
演完這段戲後,孫儷眼睛都已經哭腫了。
坐在休息室,孫儷還沒緩過神,說話都帶著哭腔。
可見她的投入程度。
拍車窗轉瞬即逝的鏡頭,孫儷就能拍到拇指關節淤青。
這,就是配坐在“國劇一姐”寶座的女演員。
每次看孫儷接受採訪,都是一種享受。
她總能將自己的想法,恰如其分地表述給觀眾。
而從她對待角色的態度、對演戲的熱愛中,也可以感知到孫儷能夠成為劇圈一姐的關鍵原因。
在我看來,她說過的每句話,都值得成為當下流量明星的教科書。
其實《烏雲之上》中的韓青這個角色,對於孫儷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幕後採訪時,也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
韓青的性格與孫儷本人毫不相關,你拿到角色後如何去找她的靈魂的?
孫儷是這麼回答的:
我覺得這就是演員的樂趣。
因為我跟她有距離,所以我會有衝動,想去接近她、想去靠近她。
當刻畫了這麼多成功的角色后,孫儷也不會將之前表演的風格,代入到下一個角色。
那句“每個人又不一樣”,充分說明瞭,孫儷是真的將所詮釋的角色,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的。
每個角色對她來說都是從零開始,跳出自己去塑造全新的人,所以才不會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
當“演員”已經變成了idol轉型的跳板,就註定了影視圈的落寞。
流水線的製作,加上“如果不紅了就去演戲”這種大部分流量明星的思想。
觀眾的眼睛受到了太多“殘害”,國產劇的水準也自然會被拉低。
可事實上,還是有一批踏踏實實的演員在堅持初心。
他們會將每個作品看作自己的孩子,即使已經功成名就,依舊會謹慎接本,甚至幾年都不出現。
在這些真正演員的口中,觀眾也能看到演藝圈最原本的模樣。
他們永遠不會討論怎麼演才有熱度,只會研究怎樣才會讓觀眾入戲,對人物共情。
每年一爆,本以為孫儷在大火之後還能保持原狀,是因為她可以接觸到一線資源,挑選最好的班底。
可當孫儷選擇了短短17集的網劇,在同一水平線,對比之下,才能參透演員有口皆碑的關鍵。
《烏雲之上》看似劇情比央視大戲簡單,可孫儷並沒有絲毫收斂,甚至在鏡頭看不見的角落,還沉浸在所演的戲中。
對所有角色一視同仁、毫不保留,是孫儷對人物的熱愛、對觀眾的尊重,也是對其他自稱為“演員”的明星的告誡。
沒有姐的實力,還不努力,那就只會被秒成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