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台北金宝山玫瑰墓园笼罩在阴雨之中。
大S(徐熙媛)的骨灰在這天安葬,她的現任丈夫具俊曄、母親黃春梅、妹妹小S等至親悉數到場。
唯獨少了兩個身影——大S與前夫汪小菲所生的女兒玥兒和兒子箖箖。
兩個孩子在母親離世后的第39天,既沒有出現在墓園,也沒能送別最後一程。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的缺席並非偶然。
汪小菲的妻子馬筱梅隨後發文揭露:“我們和孩子,和網友一樣,是從網上知道的葬禮時間。”
事件始末:從離世到安葬的波折
大S的離世本已充滿戲劇性。
2025年2月,她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去世,遺體火化後,骨灰於2月5日運回臺北。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徐家人為安葬事宜爭執不斷:
小S想將骨灰留在家中,卻因鄰居投訴作罷;
具俊曄堅持要固定墓位方便悼念;
最終,大S的骨灰被安放在臺北金寶山玫瑰墓園,但下葬日期幾經變更,直到3月15日才塵埃落定。
葬禮當天,徐家選擇低調處理。
現場只有至親參與,連悼念花籃、碑文都未準備,墓位旁僅擺著兩束殯儀館提供的鮮花。
更讓人不解的是,S媽全程坐在保姆車上,未曾下車送女兒最後一程。
爭議焦點:孩子為何被“遺忘”?
葬禮結束後,網友的矛頭最先指向了汪小菲的妻子馬筱梅。
有人發現,3月15日當天,她在社交媒體曬出帶玥兒和箖箖做手工的照片,並配文“孩子們的創意島”。
網友痛批:“這種日子帶孩子做手工?太不懂事了!”
面對指責,馬筱梅罕見地強硬回擊:“孩子不該有正常生活嗎?我們沒收到任何通知!”
她透露,徐家人從未提前告知葬禮安排,甚至連汪小菲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也毫不知情。
兩個孩子直到葬禮結束,才從新聞中得知母親已入土為安。
這一說法讓輿論瞬間反轉。
有人質疑徐家人是否故意“支開”孩子,甚至猜測背後藏著家族矛盾。
畢竟,大S去世后,孩子的撫養權已轉移給汪小菲,而徐家與汪小菲的關係向來緊張。
矛盾升級:誰在說謊?
台媒最初報導稱“兩個孩子冒雨送別母親”,但知名娱记葛斯齐在直播中打脸:“孩子根本沒去!台媒在幫徐家圓謊。”
他更爆料葬禮流程潦草,連親屬的花籃都沒有,S媽不下車的行為也被批“冷漠”。
徐家人的沉默讓事件愈發撲朔迷離。
網友翻出S媽此前的一條動態,她曾為大S的婚姻抱不平,但這條內容在馬筱梅澄清後悄悄刪除。
有人猜測,徐家或許想避免與汪小菲衝突,又或是單純疏忽,但無論如何,孩子的權益成了犧牲品。
輿論撕裂:保護還是傷害?
支援徐家的聲音認為,不讓孩子參加“白事”是出於保護,擔心他們承受不住喪母之痛。
但反對者反駁:“玥兒12歲,箖箖10歲,他們有權知道真相,也該有機會和媽媽告別。”
馬筱梅的處境同樣微妙。
作為繼母,她既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又要面對外界的惡意揣測。
她坦言:“孩子們需要正常生活,不能天天關在家裡。”
手工課是她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卻被誤解為“冷漠”。
如今,徐家人仍未公開解釋未通知孩子的原因。
大S的葬禮已成定局,但這場風波留下的裂痕卻難以彌合。
玥兒和箖箖的生活逐漸回歸平靜,馬筱梅依舊帶著他們上課、出遊,試圖用瑣碎的日常填補失去母親的空洞。
汪小菲則保持沉默,唯有社交媒體上偶爾曬出的親子時光,透露著一絲努力經營的溫情。
親情不該是一場算計
葬禮的爭議終會淡去,但兩個孩子失去的告別儀式,或許會成為一生的遺憾。
成年人的糾葛、家族的隔閡,不該成為親情的枷鎖。
當一場葬禮變成輿論的戰場,最該被關注的,始終是那兩個在手工課上低頭剪紙的孩子——他們剪出的“創意島”,是否能載著對母親的思念,飄向某個溫暖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