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馬射線暴或能揭示重元素如黃金的誕生秘密。研究稱,其強光可將恆星外殼轉化為中子“工廠”,挑戰傳統理論。
宇宙里威力最猛的爆炸——伽馬射線暴,或許能幫我們解開一個物理學界的終極謎題:黃金這樣最重的元素到底從哪來?最新研究給出了一個大膽猜想:這些爆炸發出的超強光線,可能在垂死恆星的外殼裡“鍛造”出這些珍貴元素。Matthew Mumpower 是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領頭人。他對 Space.com 說:“這靈感其實來自我跟孩子們聊天。”
過去,科學家認為,像黃金這樣重的元素需要大量中子讓原子核“吃飽”變大。可中子通常被锁在原子核或中子星里,只有核裂變或聚變才能釋放它們出來。可問題是,“自由中子活不過15分鐘就會衰變,”Mumpower 解釋說。這讓能製造重元素的情景變得稀罕,比如兩顆中子星撞在一起的災難性融合。Mumpower 研究重元素起源已有20年,他坦言:“這問題太難了,未知太多,反而讓我著迷。”
現在,他和團隊提出了一個新思路:伽馬射線暴的強光粒子(光子)也能製造中子。“只要有高能光子,就能生出中子;有了中子,就能造出重元素,”他說。想像一顆巨星耗盡燃料走向末路,核心因擋不住自身引力而坍縮成黑洞。這場災難會釋放出驚人的輻射脈衝——伽馬射線暴。如果黑洞旋轉夠快,就能噴射出一股高能光子流,狠狠撞進恆星外殼,形成一個滾燙的物質“繭”。在這兒,高能光子能瞬間把質子變成中子,甚至打碎原子核,釋放更多自由中子,全都為重元素鋪路。
這想法怎麼來的?Mumpower 笑著說:“疫情期間,我跟孩子們在 YouTube上看慢動作視頻,有一幕是貨運列車衝過大雪堆。雪沒消失,而是被吹到兩邊裹住了火車。我突然想到,如果這列車是充滿高能光子的天體噴流,雪是恆星被轟開的部分,那不就形成了能造中子的熱繭嗎?”這個類比成了他研究的起點。
這機制還能解釋一些怪事。比如,地球深海沉積物裡發現了鐵-60和钚-244這些放射性物質,像是外星來的禮物。可中子星融合這一主流理論解釋不了它們。伽馬射線暴的新機制卻可能給出答案。還有最近發現的長時伽馬射線暴伴隨的千新星(可見光和紅外光的輝光),以往多跟中子星碰撞有關,但這次可能是恆星坍縮開的頭。
Mumpower 希望未來能有硬證據。各種望遠鏡若能捕捉到光、中微子和引力波,就能追蹤恆星坍縮如何引發伽馬射線暴和千新星。“這會是鐵證,證明我們的猜想,”他說。宇宙的這場爆炸秀,或許正藏著黃金誕生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揭曉。
本文譯自 Space,由 BALI 編輯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