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編輯 孟猛 張雨鑫
近日,雲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高速公路三大隊交警發現一男子在高速上邊開著智能駕駛邊睡覺,開車過程持續一個多小時,行程超過100公里,同時是超速駕駛,所幸沒有造成交通事故。
由於該司機設定智駕車速較高,車輛超速20%未達50%,被記6分、罰200元,因疲勞駕駛再罰200元。
交警提醒:輔助駕駛不等於自動駕駛,不能盲目信任、過度依賴“輔助駕駛”。
近日,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難引發了社會對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的討論。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有安徽、江蘇、浙江的網友反映高速公路上出現了“前方佔道施工,關閉輔助駕駛”“高速路況複雜,慎用輔助駕駛”“關閉智能駕駛”等提醒標語。
多位網友發佈道路上關於智慧輔助駕駛的警示標語。
南京:雙手脫離方向盤玩手機
4月6日早高峰期間,南京交警八大隊民警在雨花臺區執勤時,發現一名駕駛員趙某在右轉通過路口時雙手脫離方向盤操作手機。經查,趙某開啟了車輛的輔助駕駛功能,並以此為由“解放雙手”發送語音消息。交警現場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指出“輔助駕駛不等於自動駕駛”,駕駛時需全程保持對車輛的控制。由於趙某系初犯,警方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條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對其處以警告處理,未進行扣分或罰款。
江蘇:司機脫手駕駛剪指甲
據媒體報導,4月2日,江蘇的陳女士發佈視頻稱,她於當天搭乘順風車從江蘇南通市前往蘇州市時,發現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頻繁脫手駕駛,有剪指甲、抽煙等行為。陳女士回憶,當天她的行程超150公里,全程耗時約2小時。在途經G15沈海高速時,坐在副駕睡覺的她被一陣剪指甲的聲音吵醒。“一睜眼,就發現司機雙手多次離開方向盤,正在剪指甲。”看到此情形,陳女士驚出一身冷汗。“脫手時間每次約20秒,待車輛安全系統發出‘滴滴’的提示音后,司機會短暫手扶一下方向盤,待聲音停止又繼續脫手操作。”
海南:開啟定速巡航“歇一會兒”
2025年3月24日,S10山海高速五指山往保亭方向32km+300m路段。一輛白色小型普通客車在快車道行駛時,突然向左偏離方向剮蹭了中央護欄。保亭公安交警高速中隊巡邏交警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往現場處理警情。經詢問和調查得知,該男子自己開車開一段時間,習慣開啟定速巡航“歇一會兒”,結果放鬆了警惕,沒觀察前方情況,導致此次事故。幸運的是,車上全員全程系好了安全帶,未有人員受傷。該男子因未按照操作規範安全駕駛、文明駕駛,負此次事故全部責任。
湖南:開啟“自動駕駛”打瞌睡
2025年3月19日淩晨3時許,包茂高速(北往南)2184km處,張某駕車在慢速車道行駛,因未及時觀察前方道路情況,徑直追尾了前方大貨車,所幸張某系了安全帶沒有受傷。駕駛人張某稱,他和朋友吃完宵夜後,疲勞狀態下仍強撐著駕車上了高速公路,為了儘快安全到達目的地,他開啟了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然後打起了瞌睡。行至事發路段時,“自動駕駛”系統未能及時識別並規避已經變道過來的貨車,張某也未能及時發現並做出反應,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民警對張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和安全教育,對其違法行為依法處罰。張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交警提醒
不能過度盲目信任、依賴“輔助駕駛”
自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 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中,將駕駛自動化分為五級,儘管名稱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一致:0-2級均為駕駛輔助階段,即“人機共駕”模式,駕駛員仍為駕駛主體,系統僅起到輔助作用。當前車企所能實現的“智駕”還達不到無人駕駛安全級別,距離L5級的“完全自動”尚有較大差距。
輔助駕駛功能確實給駕駛人帶來了一定便利,但是過度依賴輔助駕駛會有以下弊端:
1.限制應變能力:使用自適應巡航後,駕駛員可能會對車輛的速度控制產生一定程度的依賴,降低了對路況變化的應變能力。
2.過分依賴系統:過度依賴自適應巡航功能,可能導致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反應能力下降。
3.系統故障風險:如果輔助駕駛系統出現故障,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甚至引發車輛失控。
4.不適用於複雜路況:在夜間道路、交通擁堵、施工路段等複雜路況下,自適應巡航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或錯誤識別、誤判障礙物。在山路彎道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適應巡航有一定安全風險。
5.駕駛員容易分心:駕駛員可能會因為系統的自動化而放鬆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勞駕駛,從而影響對道路的觀察和判斷。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交警提醒駕車切勿分心,如果開啟了車輛的輔助駕駛功能,也一定要時刻注意觀察路面情況,要全程保證自己對車輛的操控,不要過多地信任自動駕駛以及輔助駕駛的系統。進出隧道、施工路段,通過強光眩目、連續彎道、車道線模糊等複雜路段,請提前主動接管方向盤。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時,警方提醒,當前“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技術已有一定水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駕駛人的駕駛任務強度,但無論是當前的技術條件,還是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都要求駕駛人集中精力,握穩方向盤,保持對路況的觀察,以確保遇到意外情況時可以隨時人工控制車輛。請廣大駕駛人吸取事故教訓,勿盲目信任、過度依賴此功能。
❖專家提示
智駕水準還不足以讓人脫手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記者,他認為高速公路關於智慧輔助駕駛的提醒很有必要,有助於提高高速駕駛員警惕性,減少交通事故,提高智駕的安全性。
張翔提到,如今處於傳統汽車向智駕汽車的過渡階段,智駕還不成熟,這種提醒能幫助司機安全出行,不過度沉迷於智駕,保持清醒的狀態,隨時準備接管。“特別是一些施工路段,這種提醒更為必要,目前的智駕不能百分百處理這種情況,自動緊急制動也無法保證所有場景都能起作用。”
汽車工程師何先生則表示,目前智駕的爭議主要是認知矛盾,智駕水準還不足以讓人脫手,但很多消費者卻認為它可以替人開車,對智駕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即使有正確認知的駕駛員,在經歷過較長里程的安全智能駕駛后,也會產生麻痹情緒,放鬆警惕。
何先生認為,作為交管部門,提醒駕駛員前方道路情況、安全駕駛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何種路況需要慎用或者避免使用智能駕駛,何先生提醒,施工路段、夜晚駕駛、大彎急彎、車道變窄等路況都要慎用。另外進出隧道時,突然的光線變化會影響感測器感知,也一定要注意。
記者還採訪了多位車輛具備智能駕駛功能的車主,有車主表示,確實像何先生所說,雖然明知智能駕駛只是輔助,但在使用多了之後偶爾會放鬆警惕;也有車主提到,自己只會在高速車輛較少時使用智能駕駛,緩解駕駛疲勞,但肯定會隨時注意路況。還有多位車主提到,即使不考慮安全因素,車輛較多的複雜路況也不會使用智駕,因為很多智駕變道猶豫,體驗並不好。
❖記者採訪
無人駕駛車輛,上路有嚴格要求
近日,無人駕駛和智能駕駛成為公眾熱議話題。雖然我國關於智能駕駛的責任認定暫時沒有專門規定,但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50多個城市相繼已相繼出台自動駕駛的地方性法規,通過地方立法先行先試,支援自動駕駛技術在更大範圍、更多場景和更大規模試點應用,為自動駕駛立法積累了一定實踐經驗。
為深入瞭解濟南市在這一領域的實際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了濟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的工作人員,就概念區別、安全規定、上路現狀及等問題展開交流。
記者:您好,想請教您一些關於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的問題。現在很多人對這兩個概念有些混淆,您能解釋一下嗎?在咱們濟南市的情況是怎樣的?
濟南交警:其實目前國家法規里沒有智能駕駛這一明確說法,準確來講應該是無人駕駛。在濟南市範圍內,只有部分公交線路在試運行無人駕駛,其他車輛是禁止進行無人駕駛操作的。
記者:如果是智能駕駛,比如駕駛員開車時玩手機或者睡覺這種情況,被允許嗎?
濟南交警: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不存在所謂智能駕駛狀態下,駕駛員可以玩手機或睡覺的情況。另外,對於無人駕駛車輛,上路是有嚴格要求的。
記者:具體是什麼要求呢?
濟南交警:這類車輛必須經過車管所審批,但目前在濟南,除了試運行的部分公交,其他車輛暫時還沒有獲得審批允許無人駕駛上路。
記者:所以總結來說,在濟南市,除了部分試運行的公交,其他所有車輛都不允許無人駕駛上路,對嗎?
濟南交警:是的,這些車輛目前不具備上路行駛的無人駕駛條件,因為無人駕駛一旦操作不當,對個人和他人都會存在嚴重的人身安全隱患,所以是不允許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編輯 孟猛 張雨鑫 綜合上游新聞、紅星新聞、羊城晚報、雲浮交警、觸電新聞、現代快報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