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減重48斤,胖子醫生到健美冠軍,他是怎麼做到的?
更新于:2025-03-26 04:03:45

一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胰外科肥胖症與代謝病外科中心的醫生因為減肥而走紅網路,他的名字叫吳天根。作為一名減重醫生,他的體重最高的時候接近兩百斤,這讓他面對自己的患者時很是尷尬。為了能成功減重,吳天根以參加健美比賽為目標,開啟魔鬼訓練。曾經在42天里減重48斤,最終他不僅甩掉了多餘脂肪、練出了一身肌肉,還在健美比賽中獲得了四項冠軍。他是如何做到的?一起來看“健美醫生”吳天根的故事。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31歲的吳天根醫生,是肝膽胰外科肥胖症與代謝病外科中心的主治醫師。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下午,他接診了50多名患者。

吳天根所在的科室,主要針對肥胖及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患者,針對不同病人的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做”開處方。

吳天根:一周有三天的手術日,週一、週三和週五,每天的手術量大概在4到5台,週二和週四非手術日的時候就會進行病房查房、病房管理。

對於吳天根來說,緊張的工作日程安排是常態。然而,不論多晚下班,脫下白大褂,吳天根就會“變身”成為另一個樣子。

看著眼前的吳天根,難以想像,2024年冬季之前的他,還是一個體重接近200斤的胖子。肥胖的身體讓吳天根飽受辛苦,而“減重醫生是胖子”這句病人的玩笑話,讓他最終下定決心,一定要瘦下來!為此,他報名參加了2025年1月的健美比賽,以此為目標,立志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瘦身!

42天,高強度訓練,減脂增肌,身高1米82的吳天根,體重從最初的97.5公斤,成功減到73.5公斤。在健美健身新人系列賽中,他一舉獲得“新秀健體組別”“公開健體組別”“體育模特組別”和“線上人氣”四項冠軍。

吳天根:通過這個比賽備賽過程,見到一個從沒有見過的自己,狀態最好的自己。每天在照鏡子的時候,會覺得,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帥的自己,精神狀態這麼好的自己,肌肉線條這麼好的自己。那種感覺會形成一個正反饋,會想不斷雕刻自己的身材,讓自己更加好看。

給自己開處方 嚴苛訓練是挑戰也是“重生”

難以想像,身為醫生、工作繁忙的他,是如何在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里,既不耽誤工作,又成功減重48斤,並且打進了健美比賽圈,成功奪冠。他是如何做好平衡和規劃,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健身房裡的吳天根,並不是隨意擼鐵和跑步,他每天的訓練都具有針對性。

吳天根:今天主要是練手臂的訓練,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手臂的訓練會放在一天,明天找個時間會專門練肩膀,後天練胸,大後天往後推的話,練背,再然後就是腿。

如今距離2025年1月的健美比賽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吳天根依然保持著健美的肌肉線條。然而,他卻曾經飽受肥胖的困擾。吳天根從小熱愛體育,業餘學習跆拳道,是一名黑帶選手。

2020年,正在讀醫學博士的吳天根半月板損傷,沒能按時進行康復訓練,體重開始飆升。三年後,已經成為外科醫生的他,又突遭車禍,腳踝骨折,休養不充分加之臨床工作繁忙,飲食、作息不規律,吳天根患上了脂肪肝,體重暴漲。

眼看體重快要接近200斤,身為肥胖症與代謝病外科的醫生,吳天根下定決心,要為自己開一個處方,儘快減脂、減重。

吳天根:我只知道好像只有健美比賽需要極低的體脂,你只要瘦下來,有肌肉線條才能上臺,當時我想到參加這樣一個比賽,以這個比賽為契機和目標。

吳天根果斷報名了2025年1月12日的健美比賽,不給自己留下退縮的機會。他和教練一起制定計劃:每天保證“6小時睡眠加至少兩小時運動”,上班前至少1小時有氧訓練,下班後至少1小時力量訓練。

2024年12月1日,吳天根正式開啟訓練。當每一天的訓練強度逐步推進,身體承受的挑戰越來越大,然而,清晰的訓練效果,讓吳天根有了強烈的成就感。

隨著賽期臨近,訓練強度和體重控制更為嚴苛,吳天根迎來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極限壓力。

對於吳天根來說,先打敗肥胖的自己,以自己為例,去説明更多病人克服減重道路上的困難,這樣的念頭和目標就是他最大的動力。42天,吳天根成功減重48斤,一舉奪得健美比賽冠軍。

帶身邊同事一起運動 讓健康理念影響更多人

從一名醫生到全國健美冠軍,“胖子”逆襲成健美先生,吳天根的“自救減肥”經歷,激勵了許多有減肥願望的人。眼下,吳天根又有了新的目標,為參加2025年5月的一場健美比賽做準備。

除了每天十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之外,他把業餘時間以半小時為單元來作規劃,平衡分配。如今,吳天根還在醫院裡發起組織了一個自由搏擊協會,帶領同事們一起運動健身。吳天根正在用自己這個“典型例子”,來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為健康而努力。

得知吳天根要組織大家練搏擊,醫院協調出了一個房間,作為他們搏擊協會運動訓練的場地。午飯過後是午休時間,想要運動一番的醫生們陸續來了。

來練搏擊的醫生們來自不同科室,大家盡量抽出午休時間參加訓練。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工會主席 曹清:其他協會一周只有一次,他們一周是四次。職工這麼反饋,他說我要養成一個健身的習慣,因為有時候一個人練和整體練是不一樣的。教練不僅讓我們要學會合理使用力量,同時也告訴我們訓練完了以後怎麼樣合理使用膳食。

在訓練和交流中,吳天根也提醒同事和患者們,因為備賽而進行的短期快速減脂、減重,並不適合日常需要控制體重的普通人;穩定的運動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更值得大家去堅持。

吳天根:帶領我身邊的人群進行飲食結構的優化,包括加入一些運動,改變他們的身體狀態。然後進一步再去影響身邊更多人群,就會讓更多群眾,能夠達到身體、心理各個方面都很健康的狀態,更好地去服務我們這個社會。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