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國遊客熱情“掃貨”背回全球好物,如今風水輪流轉——隨著“240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的優化以及各城市中數量日漸龐大的“即買即退”商店,我國“秒變”海外遊客的“剁手”天堂,來中國“代購”正成為一種新潮流。
4月8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推廣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將離境退稅的“即買即退”服務從試點推廣至全國。
在政策推動下,成都已率先行動。這座擁有429家離境退稅店的城市,正以49家“即買即退”的商店為支點,撬動國際消費市場。
“這項服務,不僅讓成都IFS作為國際遊客首選地標(的地位)更加突出,也助力了春熙路商圈的國際化、高端化發展,從而增強成都作為國際旅遊熱門城市在全球旅遊市場中的競爭力。”成都IFS副總經理麥偉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商場於2024年開展此項業務,是四川落地的首個“即買即退”集中撤退點。
成都IFS進門處就有關於離境退稅的提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資料圖)
而今,成都多家商場的“國際展廳”愈發豐富,GUCCI、周大福等品牌的櫃檯前,海外遊客人頭攢動。中國資訊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率先發力的成都有望搶佔國際消費高地,“每筆退稅交易都有望成為成都國際影響力的增量砝碼”。
“即買即退”是離境退稅政策的升級優化,旨在為境外旅客提供更加便捷、多樣化的退稅選擇。根據《公告》,該舉措前期先後在上海、北京、廣東、四川、浙江等地開展試點。
“境外旅客在‘即買即退’商店購買退稅物品,並辦理信用卡預授權後,即可在現場領取等額退稅款。這一政策的最大亮點在於將退稅環節提前,旅客在購物時就能直接拿到退稅款。”《公告》還明確,有意願提供“即買即退”服務的退稅商店,在與本地退稅代理機構商談一致後,即可成為“即買即退”商店。
朱克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政策釋放了中國擴大開放、吸引全球消費資源的信號,中國通過提升入境消費便利度,可間接增強國內市場的全球競爭力。“若形成‘中國是購物性價比高地’的長期認知,或能重構國際消費流向,但這還需要配套服務、品牌升級等方面綜合發力。”朱克力認為。
四川首個落地“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的成都IFS(即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已率先嘗到了甜頭。
成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點位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截至目前,我們商場內已有近80個品牌提供離境退稅服務,(這些品牌)涵蓋珠寶腕表、潮流服飾等。”麥偉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即買即退”服務不是簡單的稅務流程,而是消費體驗的“升級器”,這既幫助國際遊客節省了時間、免去機場排隊的煩惱,還能通過在現場領取的退稅進行二次消費,更好地帶動成都IFS以及春熙路商圈的消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瞭解到,在成都IFS購買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商戶的商品,最高可享受9%的稅額立返,最多可拿到1萬元的退稅金。一位澳大利亞遊客在成都IFS購物後,通過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當場獲得400余元的退稅款,他轉身就用這筆錢品嘗起了成都的特色小吃。這種“二次消費”的漣漪效應,將隨著“即買即退”商店數量的日漸龐大,促進消費迴圈。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成都全市共有離境退稅商店429家,同比增長34%,其中“即買即退”商店49家,相關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00%。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更多國際遊客到來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自2024年12月17日,我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截至3月17日,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880.5萬人次,同比增長34.9%。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不少外國旅客的首選中轉地,日本、韓國旅客都會通過中國中轉飛往澳大利亞。免簽政策恰好給了外國旅客遊玩中國的機會,也讓中國重新成為外國人的熱門目的地。旅遊已成為中國對外展示、對外交流的視窗,讓更多人認識、理解中國,到中國體驗。”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外國人在中國旅遊時也喜歡選擇高鐵。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美國、韓國、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的旅客更喜歡預訂高鐵票。其中,川渝2小時高鐵圈等線路廣受歡迎。
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不僅為海外遊客提供了便利,也為國國貨品牌升級、城市消費提升注入全新活力。
一位國際遊客正在成都IFS提交“即買即退”的退稅表格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這讓我們場內的品牌有了更多與全球消費者互動的機會。(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既延長了海外遊客在成都IFS的停留時間、更好地激發了消費熱情,還進一步提升了我們所在商圈的國際化服務水準,助力春熙路商圈的國際化、高端化發展,從而增強成都作為國際旅遊熱門城市在全球旅遊市場中的競爭力。”麥偉成表示。
朱克力則進一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說,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對於國產品牌而言,是近距離接觸國際消費者的黃金機會。“境外旅客選擇退稅商品時更傾向有文化辨識度的‘中國製造’,倒逼品牌跳出低價競爭邏輯。”
朱克力還認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將加速購物場景的國際化改造,推動我國支付、導購、售後等服務體系與全球標準接軌,形成更具包容性的商業生態。
“對城市發展而言,退稅政策是服務貿易升級的支點。通過遊客消費數據的積累,(我們)能精準識別優勢產業,引導城市優化供應鏈和消費供給結構。例如景德鎮陶瓷、蘇州絲綢等地域特色產品,可通過退稅商店轉化為文化輸出載體,帶動產業集群向高附加值環節攀升。這種消費與產業聯動產生的效應,比單純拉動零售額更具戰略價值。”朱克力說。
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的全國推廣,也將重新定義中國城市在全球消費版圖中的地位。
“(成都全市)429家退稅商店構成了一張覆蓋全域的消費網路,而49家‘即買即退’門店則像關鍵節點,通過所見即所得的現金流動性提升,重塑海外遊客的消費決策心理。”朱克力認為,率先發力的成都有望搶佔國際消費高地。
“海外遊客不必糾結行程安排與退稅手續的時空矛盾,可以更加自由地釋放即興購物需求。這種確定性將增加停留時長和消費頻次,尤其利好高單價商品。對成都而言,這不僅是銷售額的增長,更是商業軟實力升級的契機。”朱克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春熙路、SKP等商圈可藉機優化多語種服務、跨境物流等軟硬體配套,逐步從區域消費中心轉向國際購物目的地。
成都IFS所在的春熙路商圈人潮湧動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朱克力認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還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比如密集的退稅網點會推動商戶重新審視商品結構,形成本土品牌的國際化跳板,漆器、蜀繡等兼具蜀文化特色與實用價值的商品可能由此脫穎而出。
在談及成都如何借力49家“即買即退”商店,更好地賦能城市發展、提升競爭力時,朱克力告訴記者:“成都需將49家‘即買即退’商店轉化為文化體驗的介面,而非單純的交易網站。”
朱克力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例道,寬窄巷子門店前可嵌入川劇變臉互動裝置,讓遊客在退稅時自然接觸非遺文化,進而轉化為對關聯商品的興趣。這類物理動線設計時,還可串聯杜甫草堂、熊貓基地等景點與附近退稅商店,形成觀光、購物、退稅閉環。
與此同時,還需提升城市的服務水準。“培訓店員成為城市代言人,用個人化推薦替代程式化銷售。比如向中東遊客講解蜀錦與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更重要的是,要用好‘即退’帶來的現金流優勢,(可以)聯合金融機構開發‘退稅+消費信貸’產品,允許遊客憑‘退稅’憑證申請臨時信用額度,激發二次消費。”朱克力認為,這些舉措的底層邏輯,“是把退稅政策從財政工具升維至城市品牌運營策略,讓每筆退稅交易都成為成都國際影響力的增量砝碼”。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