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丨
NO.1 朱嘯虎回應“退出具身智慧”:熱度太高了肯定要經過泡沫期
具身智能熱度高漲時,投資圈的“話題人物”、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近期在退出一些具身智能專案”引發熱議,甚至促使曾接受金沙江創投投資的具身智慧企業公開回應。近日,朱嘯虎現身2025年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投資年會。在參與“AI產業發展及投資機會”圓桌討論時,他回復稱,很多創新都會經過一個週期,泡沫—死亡—復甦,今天的具身智能熱度太高了。在他看來,具身智慧肯定要經歷泡沫期,未來也一定會出現“DeepSeek時刻”。
點評:朱嘯虎所稱的“DeepSeek時刻”,實為資本對技術長週期忍耐的“投降書”。具身智慧需要的不只是“信仰充值”,更是產投聯動的耐心資本重構。
NO.2 華為:2024年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
3月31日,華為發佈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淨利潤626億元人民幣。2024年研發投入達到1797億元,約佔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指出,未來10年,AI算力的需求持續提升,將是系統對系統的巨大機會。
點評:在全球經濟波動、行業投資週期低谷的大背景下,華為多業務板塊多點開花,在各個領域上演“英雄歸來”的戲碼。
NO.3 國務院國資委:瞄準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等前沿顛覆性領域加強佈局
3月31日,《民主與法制》週刊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健全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著力構建融入國家總體部署、組織央企合力攻堅、推動企業主動突破的三層聯動攻關體系,指導推動企業在積體電路、工業母機、基礎軟體、生物技術等領域加快攻堅,加快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強以市場為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積极參與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凝練提出涉及國家安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重大基礎理論和原創技術需求,努力解決一批底層技術和根技術問題;高品質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瞄準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等前沿顛覆性領域加強佈局,加快打造一批非對稱技術、“殺手鐧”技術。
點評:短期看,政策催化下硬科技板塊或現主題投資熱潮。不過也要注意長周期技術攻關與資本回報的匹配,投資者須深挖“需求剛性+國產替代斜率”雙達標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