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粗糧有講究!提醒:學會這些方法,助你穩住餐后血糖
更新于:2025-04-09 15:36:10

提起吃粗糧,許多糖尿病人都頭頭是道,什麼粗糧可以減緩餐后血糖值啦,粗糧能降血脂,通便啦,粗糧可以增強免疫力啦…

但是很多糖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於是吃了一段時間的粗糧后卻發現胃發酸,肚子脹,還噯氣,怎麼這個粗糧吃多了反而難受起來了呢?

這是因為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含量較高,過量食用可能會加重腸胃負擔,引發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

所以說粗糧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糖尿病吃粗糧是有講究的。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糖尿病人主食中全穀物和雜豆類應佔到1/3的比例。

粗細搭配,營養均衡

吃粗糧粗細糧搭配是關鍵。糖尿病人適合吃的粗糧有:全穀物如燕麥、蕎麥,雜豆如綠豆、紅豆,它們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和礦物質,有助於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

同時,這些營養成分還能增強飽腹感,説明控制主食量,避免血糖大幅波動。

那麼,如何做到粗細搭配呢?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1:1:1粗糧法。這個方法的核心是將一餐中的主食分為三部分:一份全谷或雜豆,一份薯類,以及一份細糧。

例如,半根山藥可以搭配半碗雜糧飯,或者一小碗雜糧飯搭配一些蒸山藥或芋頭。這樣的搭配既能滿足營養需求,又能避免血糖過高。

烹飪方式,同樣重要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烹飪方式的選擇也不容忽視。粗糧不宜熬成過於軟爛的粥,因為這樣會加速澱粉的消化吸收,導致血糖快速升高。

相反,蒸煮是更適合糖尿病患者的烹飪方式。例如,將粗糧雜豆與大米一起做成雜豆雜糧飯來吃,或者蒸煮山藥、芋頭等直接做為主食來吃,都是不錯的選擇。

選擇粗糧,也要有所取捨

在選擇粗糧時,糖尿病患者需要有所取舍。一些黏性較高的粗糧品種,如甜玉米、大黃米等,其升糖速度可能不亞於精米白面。

所以,建議糖友們選擇穀物類的高粱、玉米、燕麥等,豆類的紅豆、綠豆等,以及根莖類的山藥、紅薯等粗糧當做主食。

適量攝入,保持血糖穩定

糖尿病人在食用粗糧時,還需注意量的控制。建議每餐攝入量在50-100克(熟重)以內,並且相應減少細糧的攝入量。這樣可以避免因膳食纖維攝入過多而影響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導致營養不良。

總之,糖尿病人的飲食管理要打持久戰,而粗糧的合理攝入是抗糖戰爭中的重要一環。通過1:1:1粗糧法,適量選擇和正確的烹飪方式,糖尿病人可以在享受粗糧帶來的營養和健康好處的同時,還能過上血糖穩定,健康的生活。

此外,糖友們還應該記住,飲食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不斷調整和優化的。希望每位糖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之道,打贏這場抗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