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目前國內比較有錢的地方,比如江浙滬、深圳、廣州,在古代,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南方煙瘴之地。
可近些年,我們已經幾乎聽不到這些地方和“瘴氣”扯上關係。
反倒是北方,時常被厚厚的霧霾所籠罩著,讓人感嘆什麼叫做“風水輪流轉”。
霧霾的來源我們早已經查清,大多是因為工業污染以及北方沙漠化嚴重所帶來的惡劣天氣現象,那在南方流行了上千年的瘴氣,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到了近現代,仿佛突然就消失了?
提到瘴氣,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大眾的腦海裡大多會浮現出山川森林中飄來一團濃濃的霧氣,裡面帶毒,吸入之後就可能致命。
但在官方解釋中,瘴氣其實是多種疾病的總稱。
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我們將瘴氣分成疾病和有毒的氣體這兩類,來逐一解釋。
古代人習慣將南方稱為煙瘴之地,說南方很多地方空氣中會有瘴氣,吸了就會得病。
漢朝時期,交趾叛亂,馬援率兵征伐,就因為深入南方后,發現這裡有許多瘴氣,很多士兵還沒上戰場呢,就因為瘴氣而死傷慘重。
這個有關瘴氣的記載在歷史上也頗為有名。
而經過後來各類科學家和專家的研究發現,其實古人提到的南方瘴氣,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瘧疾。
古人醫學領域並不發達,並不能很好分辨病情。
而南方因為潮濕酷熱的氣候以及樹木較多,有大量蛇鼠蚊蟲的環境,極容易造成瘧疾的流行。
在古代人們的防護和預防蚊蟲毒蟲叮咬的措施並不多,所以但凡進入南方地界之後,稍微不注意就會被蚊蟲或者毒蟲叮咬,這些蚊蟲很多都帶有病毒,由此引發瘧疾和各類疾病的發生。
而南方的山川森林之中,是蚊蟲毒蟲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久而久之,這些地方就成了“人類禁區”,人們輕易不敢進去,並將這些地方稱為煙瘴之地,並將蚊蟲叮咬帶來的疾病,歸咎到了瘴氣之上,認為是吸取了瘴氣而患病。
而現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提升以及醫學領域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們已經發現蚊蟲叮咬的危害性,並針對其做了許多的預防。
如預防針,塗抹藥物,防蟲噴霧等等,這些措施的出現,使得人們因為蚊蟲叮咬患病的幾率大大降低,相應的,所謂的“南方瘴氣”,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另一方面,南方多瘴氣的這個說法,其實本質上就帶有一些誇大的成分。
我國古代政權中心大多在北方,在懲罰一些官員時,都習慣將這些人往南邊扔,犯的錯越大,就越往南。
而這些人在失意的情緒中,自然對南方沒有太多好感,所以大多會將南方比喻的特別差,無形中成了“地域黑”,將南方描繪成了到處都是瘴氣的危險之地。
但實際上,南方很多地方還是非常適宜人類居住的。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南方是否真的存在那種吸入之後就會得病的氣體呢?
答案是:有。
尤其是在荒山野嶺中,這樣的氣體的確是存在的。
能催生出這種氣體的環境,大多是樹木繁茂,空氣潮濕,導致大量植物腐爛,同時動物死亡後,在這種潮濕的環境中,屍體腐爛而滋生出的真菌和大量的細菌。
如果人類吸入了帶有大量真菌和細菌的空氣,身體也是極易得病的。
中醫也提到過,即便沒有這些細菌和微生物,人類只是單純生活在濕氣很重的地方,也是容易生病的。
這就是“濕生百病”的說法,也有身體去濕氣可以消百病的論調,並非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