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電視劇《士兵突擊》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無數軍事愛好者的心,並成為徵兵宣傳的絕佳素材。劇中,兩位農村出身的角色許三多和成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許三多初入軍營時,連一個簡單的向後轉動作都做不好,這讓副班長伍六直撓頭。而成才卻很快在新兵連中脫穎而出,成為班長。這並不是因為成才擅長拍馬屁,而是如連長高城所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看看”。成才一心想成為那匹駿馬,並為之付出了努力。因此,在新兵連時,許三多和成才之間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
然而,許三多的命運在草原五班發生了轉折。在這個被戲稱為“班長的墳墓”的地方,他遇到了老馬班長,學會了甘於寂寞,有了更多學習和訓練的時間。他的堅持和努力,最終讓他修成了一條路,這條路由改變了他的命運。
許三多的事蹟被上報到團部,他被分配到了鋼七連。在這裡,他遇到了第二位貴人——史今班長。在史今的鼓勵和照顧下,許三多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333”腹部繞杠,但也因此導致了史今班長的退伍。鋼七連成為了許三多的墊腳石。
與此同時,成才在鋼七連如魚得水,成為了一名狙擊手。然而,他在事業巔峰時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離開鋼七連去了紅三連。這個決定讓他失去了戰友的信任,也讓他的人生從光明走向了黑暗。
許三多在鋼七連改編后,一個人看守營房,他的出色表現讓他有機會進入老A。而成才在選拔賽中,因為對戰爭的恐懼,選擇了自動退出,這成為了他人生中的污點。
在老A的選拔賽中,許三多和成才再次相遇。雖然成才表現出色,但袁朗隊長對他心存疑慮。而許三多則極力為成才辯護,堅持相信他是一名合格的特種兵。在最後一次演習中,成才以出色的成績完成了任務,而許三多則再次失誤。
《士兵突擊》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並非一帆風順,挫折和失敗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許三多和成才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軍人的堅韌和勇氣,也讓我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因此對於許三多和成才,雖然許三多從普通一兵到老A,堅韌不拔值得表揚,不過如果要論在部隊里兩個人的道路,袁朗一句話點明瞭:他說成才的道路遠比許三多長,相對應的他的挫折也會比許三多的多,這就代表成才的聰明註定他的道路要比許三多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