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家裝預算:別人家10萬搞定的裝修,為何你的20萬還不夠?
更新于:2025-04-09 10:49:22

近些年來,我觀察到一個普遍現象:即便是面積和戶型相近的房產,在裝修成本上卻存在顯著差異。

有人可能只需花費10萬元即可完成家裝,而另一部分人卻需投入高達20萬元甚至更多。裝修公司的解釋似乎總是讓人難以反駁,卻又難以指出資金究竟流向何處。

這種現象並非個案,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經歷。因此,今天我想與各位深入討論一下,在裝修過程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開支,並分享一些節省費用的小竅門。看看這些常見的問題是否也在你家出現呢?

1、拆改牆面

我發現很多人在進行家居裝修時,都傾向於對牆面進行拆改,似乎不改動一番就不足以稱之為裝修。

然而,這往往是增加預算最明顯、且最不具效益的部分。

新房改造尚且簡單,僅需改變結構或增建牆壁,數千元便能解決;但舊房改造則複雜許多,門窗及牆面的改動將導致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那些牆面狀況良好,無需重新粉刷的情況下,進行拆改無疑會增加額外的開銷。

我的建議是盡量避免無謂的拆改,通過優化設計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既能體現裝修設計的巧妙,也能大大減少費用。

2、水電改造

水電改造也是裝修中容易產生大額費用的環節。經過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電位設置過多,對於一百平米的房子來說,一百多個電位顯然過多,很多最終並未被使用。 >二是開發商預裝的PPR水管本已足夠使用,卻因追求更好而更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三是水電佈局追求走頂或過分規整,實際這對後期並無太大影響。 >四是選材過於追求高端,如衣帽間電線選擇過粗,實際上並無此必要。

3、風格拿捏太細節

細節固然重要,但過度追求完美反而會失去風格的本真。

不少人在裝修時會極力模仿當下流行風格,並將所有能夠實現的元素全部融入自家設計之中,卻忽略了是否真正適合。

例如盲目追求復古風,加入拱形門、彩繪玻璃、銅製落地燈等元素,這不僅增加了預算,隨著時間推移,當這些風格過時後,又該如何處理?

實際上,簡化自己喜歡的風格不僅有助於節約成本,還能提升空間的持久吸引力。記住,簡約往往更為經典長久。

4、背景牆太繁複

背景牆的設計應盡量保持簡潔,我個人能接受的形式僅限於異色乳膠漆。諸如大理石、木格柵、石膏線條或軟包等複雜設計很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應當避免。

僅考慮家中的床頭和電視背景牆,這兩處的設計就可能讓你多花出上萬元。現在你應該理解為何別人的裝修只需10萬元,而你的卻要超出這個預算了。

5、定製櫃做太多

雖然定製櫃能有效利用空間並具備收納功能,但過多的定製只會增加預算並壓縮室內活動空間。

臥室的衣櫃、玄關的鞋櫃以及廚房櫥櫃幾乎是必需的,但榻榻米、餐邊櫃或滿牆電視櫃則需要視個人使用方式而定。

減少定製櫃的數量,選擇成品櫃作為替代,相信我,你不會後悔的。

6、衛生間的增項多

此外,我發現近年來一些“時尚”的衛生間裝修也使得裝修成本大幅上升。

特別是外置半牆洗手台的設計,為了追求某種視覺效果而專門砌牆更改水電走向,不僅容易造成雜亂感,還會減少本已不大的衛生間空間。

其他像是壁掛式馬桶、智慧鏡櫃、隱藏式淋浴設備等更是典型的例子,它們並未顯著提升實用性,反而大幅增加了裝修預算。

即使進行了這些升級改造,你與他人花費10萬元裝修出的效果相差無幾,這樣的投入真的值得嗎?

7、電器只選貴的

至於家電選擇方面,目前仍有不少人對某些品牌或價格區間以上的產品抱有過高的期望。但實際上,現今家電產品的品質控制和技術實力已非昔日可比。

只要選購知名品牌的產品,無論是品控還是售後服務都有一定的保障。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為品牌的溢價買單最終導致裝修超預算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總結來說,在相同或類似的裝修條件下,別人用10萬元搞定的家裝,你可能需花費20萬元,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進行了一些不必要的改造。

當然,這並不是說責任全在消費者自己。有些裝修公司或工長的不合理增項也是我們需要注意防範的。通過對比多家公司並增加對裝修知識的瞭解,總是有備無患的。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家裝既美觀又經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