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功退化論:朝代越近武功越差?一陽指變化給出答案
更新于:2025-04-09 07:58:03

“金庸武功退化論”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喜歡金庸武俠的讀者都聽過。金庸一生寫了15部武俠小說,分別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還有一部短篇《越女劍》。

按照時間順序來說,最早的就是《越女劍》,因為故事發生在春秋後期,歷史背景是“吳越爭霸”,接著就是《天龍八部》北宋時期的故事。

一直到《書劍恩仇錄》清朝,那麼真的是朝代越靠近,武功越差嗎?在下認為是存在的,首先金庸15部武俠小說中,整體武力值最高的有三部。

第一部就是《越女劍》,其中女主阿青戰力非凡,僅僅20歲左右,就一人一劍敢闖越王宮,哪怕是二千甲士,都沒能擋住她的步伐,阿青像是一位女劍仙。

越國的甲士個個勇猛,都能一個打十個,可見阿青實力有多強?第二部則是《俠客行》,這部作品中高手如雲,特別是男主石破天,已打破武俠範疇。

不過這部作品並沒有交代歷史背景,就不多說了。第三部是《天龍八部》,天龍時期的江湖,高手遍地走,像慕容復丁春秋、卓不凡這種級別的存在,都進不去江湖高手前10之列。

說完金庸筆下武力值最高的三部作品,再來看看金庸筆下武力值最差的三部作品,這三部分別是:《鹿鼎記》、《飛狐外傳》、《書劍恩仇錄》。

這三部作品中最厲害的高手,實力甚至還達不到“五絕級高手水準”,把小龍女這種神雕時期的一流高手,放在這三部江湖中,都能成為天下第一。

這三部作品故事都發生在清朝時期,以金庸筆下武功最強三部作品歷史背景,和金庸筆下武功最弱三部作品歷史背景作對比,答案顯而易見。

除此之外,還可參考“一陽指”這門武學,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天龍八部》中,“一陽指”不過是門二流武學而已,喬峰更是十分的看不起。

喬峰曾經評價“一陽指”:“只是門高明些的點穴武功。”也不怪喬峰輕視,段正淳、段正明、段延慶都學了一輩子“一陽指”,這些人在江湖上,甚至連前15之列都進不去。

枯榮大師更是將“一陽指”練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最起碼到三品或者四品了,可縱然枯榮大師這位大理第一高手,也進不去江湖高手前10之列。

在天龍時期,“一陽指”確實沒有什麼高光,比少林的“易筋經”,或者逍遙派“北冥神功”差遠了。不過到了射雕、神雕時期,“一陽指”直接就成了頂尖武學。

射雕時期一燈大師靠著“一陽指”的絕招,成為了五絕級高手,哪怕到了神雕結尾,還能位列五絕級高手。

在天龍時期只是二流武學,到了雙雕時期卻成為了頂尖武學,“一陽指”各個時期的變化,也可說明問題。

所以說“金庸武功退化論”確實存在的,從春秋時期到清朝,江湖的整體高手,實力都是不斷在下降,期間縱然偶爾會有調整波動,但確實是在退化。

那麼為何金庸筆下武功會退化呢?原因很簡單,要想成為一名頂級高手,需要具備四種因素:功法、名師、機緣、天賦,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武學功法。

就是武學功法的失傳,所以導致江湖整體水平不斷地下降。就比如说五绝之一欧阳锋的绝学“蛤蟆功”,這可是比肩“降龍十八掌”的純剛猛武學。

這麼厲害的一門武學,到楊過這裡就失傳了,楊過自從實力提升后,就再也不用“蛤蟆功”了,畢竟與人交手手擺出一副蛤蟆的姿勢,看著很不雅觀。

還有襄陽之戰,神雕結束后過了8年,忽必烈帶領蒙古兵再次南下,郭靖和黃蓉就召集武林高手前來助陣,最終的結局郭靖和黃蓉雙雙死在了襄陽。

前來助陣的武林高手,大多也死在了襄陽,這一戰多少厲害的武學斷了傳承?到了倚天時期,哪怕過去了七八十年,江湖上高手都少之又少。

倚天初期也就張三豐一位五絕高手,甚至就連丐幫的“降龍十八掌”,都只剩下了十二招。還有陽頂天這種實力,放在神雕時期,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可就因為襄陽一戰,江湖高手死得太多了,以至於後來陽頂天這種水準,都能縱橫江湖。春秋到清朝,隨著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武林高手難免捲入其中。

特別是越到後面的宋、元、明,每個時代晚年的動蕩,都是陣對武林的一次大清洗。江湖本就是處於朝廷之外的,朝廷越強,江湖也就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