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全面進入文化場所 AI加持,公共文化服務更懂你
更新于:2025-04-09 02:36:59

▲深圳圖書館北館地下書庫。資料圖

AI翻譯器能提供 實時翻譯。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8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楊慧 趙偉君 陳儀衡)近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向全球“種草”了深圳圖書館北館的智慧立體書櫃,令海外網友紛紛“破防”,稱其為“霍格沃茲魔法圖書館中國分館”。加拿大籍知名博主Christine 稱讚道:“與加拿大的圖書館相比,能深刻感受到中國在自動化、機器人應用和技術創新方面的領先優勢。”

事實上,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手段早已深入到深圳公共文化場所的方方面面,在帶給市民和遊客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勾勒出“未來之城”的現實模樣。

“魔法圖書館”又又又升級啦

踏入深圳圖書館北館的地下空間,一座座高達20余米的鋼鐵巨構——智慧立體書櫃巍然屹立,全自動智慧分揀系統正以驚人的效率運轉著,這便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地下無人智慧立體書庫。

近日,這座“魔法圖書館”又再度升級,其“AI館員”布小智接入了DeepSeek-R1滿血版。過去讀者來圖書館找書可能還要在書架間仔細尋找,現在只需向“AI館員”提問:“布小智,幫我找一下科幻小說。”十幾秒得到答案的同時,“AI館員”還會給出可“書海速借”的圖書,讀者一鍵點擊,最快10分鐘圖書到手。“AI館員”還可以根據每個人閱讀習慣,智能推薦書籍。

書庫系統與館內垂直調閱系統無縫對接,“分揀機器人”“快遞機器人”等智慧助手穿梭於深圖北館的每一個角落,它們不僅是圖書館員的得力幫手,更成為深圳市民讀者親切的“圖書館夥伴”,為每一位訪客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驚喜。

“以前找書可能要花上不少時間,現在有了這些智能機器人,感覺就像有了私人圖書管家一樣方便。之前我還參加了深圖的‘書海探底——智慧書庫參觀體驗活動’,體驗了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化和智慧化。”家住龍華區、經常來深圖北館借閱的市民鄒女士興奮地說道。同行的李先生則感慨:“深圳圖書館真是與時俱進,這種科技感滿滿的體驗,讓我對閱讀有了全新的期待。”

AI翻譯器助力傳播東方美學

這兩年,來深圳旅遊的海外遊客越來越多,在深圳各大文化場館,也隨處可見海外友人的身影。AI翻譯器、SOON AI名片等作為重要的智慧助手,在為外國遊客提供貼心講解的同時,也建起了一座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橋樑。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工作人員李曉瑜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參觀該館的外籍遊客同比增加了約40%,尤其是小語種遊客明顯增多,這對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前我們對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進行過英語接待培訓,但是針對小語種,AI翻譯設備就起到了極好的補充作用。”

這些“AI翻譯”沒有簡單地停留在導覽層面,而是可以進行深度跨文化交流。

自開館以來,深圳美術館新館經常舉辦國際性的藝術大展,國際來客和外籍觀眾的數量大大增加,他們對傳統繪畫格外感興趣。客服李瀟瀟介紹,前段時間,一位來自荷蘭的藝術家專程前來參觀李可染大展,當他正對著一幅水墨畫陷入沉思的時候,旁邊的講解人員適時地利用AI翻譯機為他普及了中國水墨畫的獨特技法和美學觀念。

深圳不僅有“魔法圖書館”,《哈利·波特》裡隨時可以得知他人位置的“活點地圖”也即將成為現實。深圳音樂廳的SOON AI名片是一張超薄的金屬卡片,能提供138種語言實時翻譯,使觀眾快速了解場館和演出資訊。未來,結合其AI雷達功能,SOON AI名片可以追蹤觀眾行為數據(如停留時長、互動偏好),精準推送演出推薦及配套服務資訊,並解鎖更多的智慧應用。

去年底,位於深圳光明科學城核心的全球首家數位文明創新科技館——深圳科技館(新館)順利竣工,將於今年向公眾開放。在這艘“星雲飛船”里,你可以感受到科技時代的強勁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