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輟育桃李,花開時節盼君歸。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建校129周年大會在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舉行。日,上海交大建校130周年公告正式發佈,未來一年,校旗將在全球各地傳遞,彙聚全球交大人心意,為2026年的上海交大建校130周年帶去祝福。
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建校129周年大會在學校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舉行。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交通大學 供圖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9周年大會上,校黨委書記楊振斌作大會發言,校長丁奎嶺作主題講演,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長吳鵬煒作為校友代表講述了在交大的求學感悟及初心選擇。閔行區委書記陸方舟,閔行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吳強,全體校領導、老領導,學校部分校董,海內外校友代表,學校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校友會理事等出席大會。
記者注意到,在當日的建校紀念大會上,2020級博士研究生劉曉敏分享了她的研究與所得,她來自於一年前揭牌成立的上海交大積體電路學院。
“我的研究方向是基於人工智慧的光通信技術,目標是通過智慧化演演算法實現通信網路的自主管控。在博士期間,我帶領課題組團隊搭建了中國高校首個跨城智慧光網路現網研究平臺,並實現了全球首次基於大模型的光網路全生命週期智慧管控示範。”劉曉敏談到,如今,自己的研究讓大語言模型不僅能服務於個人,還能為複雜的通信網路提供管理,讓成千上萬的一線運維人員不再需要熬夜值守,“每當想到這些改變和突破,我都深感自豪,也更加體會到繼續科研探索的責任重大。”
建校紀念大會現場還有一段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王振義院士的特別致敬環節,為此,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趙維蒞教授特地帶了隻藥盒來,是用於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我手上拿的這盒藥就是王老師送給世界的禮物。在國際市場,同類抗癌藥售價高達數萬元,而這盒‘救命葯’僅需290元,還可納入醫保。為何如此?因為王院士從未申請專利,他說:‘科學成果屬於全人類,患者利益高於一切。’”趙維蒞舉著藥盒說。
趙維蒞將王振義院士的事蹟傳遞給全球交大人聽。他介紹,王振義創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無私公開治療方案,挽救了全世界數十萬患者,和患者背後的數百萬家庭。他放棄申請藥物專利,只為讓更多病人吃得起“救命葯”;他堅持20年每周“開卷考試”,診治疑難病例,言傳身教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醫學專家,造就“一門四院士”的佳話。
“今天,我們致敬王振義院士,不僅是致敬一段傳奇,更是傳承一份使命。今日的交大,正以129年的厚重積澱托舉起新的星辰大海,願我們每個人都以王振義院士為榜樣,成為壯闊征程中的一束光,在民族復興的浩蕩江河中,共鑄屬於交大人的時代榮光。”趙維蒞表示。
日,2025年度上海交大校長獎、“傑出校友獎”等頒發。其中,“傑出校友思源貢獻卓著獎”頒發給了謝友柏、沈南鵬、曾毓群三人。
上海交大新一屆“睿遠科技大獎”和“睿遠青年科技獎”名單也予以揭曉。為鼓勵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的科研精神,表彰全球範圍內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領域貢獻卓著的傑出師生和校友,上海交大1992級本科校友、校董陳光明與母校共同設立上海交大“睿遠科技大獎”和“睿遠青年科技獎”。經評選委員會評審,賈金鋒/丁洪(共同獲獎人)、張荻、毛軍發、王衛慶五位交大人獲得第三屆上海交通大學“睿遠科技大獎”;王飛、徐東蓮、易培雲、鍾聖怡、錢彥旻、陳全、田新亮、錢昆八位交大青年科學家獲得第二屆上海交通大學“睿遠青年科技獎”。
徐莉佳(左)接過上海交大校旗。
會上,上海交通大學發佈建校130周年公告也正式發佈。日,學校以“思源致遠·百卅傳奇”為主題,在徐匯校區紅太陽廣場舉行全球交大人同傳一面旗活動啟動儀式。楊振斌宣布活動啟動,並將校旗傳給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校友、中國女子帆船運動員、2012年倫敦奧運會金牌獲得者徐莉佳。這面校旗而後從徐匯校區啟程,被傳遞至閔行校區129周年紀念大會現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校友、北京校友會執行會長劉志欣閔行會場接旗。
上海交大介紹,未來一年,校旗將從東海之濱啟程、奔赴全球各地,以五洲四海為卷、彙聚全球交大人的心意,為上海交大建校130周年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