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自然界的奇果:八角野果的神秘面紗
更新于:2025-04-06 10:02:13

八角,一種眾所周知的調味香料,以其香甜的味道而著稱。無論是火鍋底料還是鹵肉調味,都離不開這種調料,但真正見過八角樹的人卻少之又少,尤其是北方人,因為結八角的樹是南方特有的植物。今天,我們將一起探索八角世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並瞭解其除了調味之外的各種神奇價值和作用。

認識並瞭解八角

八角,因其果實形似車輪且有八個角而得名。實際上,八角並非我國本土植物,而是在唐朝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從波斯傳入中國的。到了明朝,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航行,八角作為著名的香料傳播至東南亞乃至更遠的地方。

八角也被稱為五香八角、八角茴香或大茴香,北方人通常稱它為大料。它是五味子科、八角屬的一種常綠喬木,與南五味子有著近緣關係。

八角樹是一種高大的喬木,高度可達20米以上,树皮呈灰色或红褐色,表面有明顯的不規則裂紋。葉子單葉互生,葉片呈橢圓形,光滑無毛,四季常青。八角的花期一年兩次,首次開花在春初的2月至3月間,花黃綠色,呈圓球形,單生於葉腋。花外有10余片花瓣排成數輪,內部花苞片呈淡粉紅色或深紅色。

八角果期在秋季,約每年的8月份左右,正值此時。果實為聚合果,呈放射星芒狀,形似車輪,每個角內含一顆種子,非常奇特。未成熟的八角為綠色,成熟後變為紅棕色。第二次花期在秋季之後,果期則在春季。

《本草綱目》中已有記載這種香料,詳細描述了八角的形態特徵。書中記載:“實(八角)大如柏實,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黃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正是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八角。

在我國,八角樹主要分佈在西南及長江以南地區,如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喜歡生長在疏鬆土壤的陰濕山地環境中,既有野生也有栽培,目前多為人工栽培。

八角的食用價值

八角是全球知名的調味香料,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它是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無論是燉肉、煮肉、腌肉還是鹵肉,都離不開八角的獨特香氣。加入八角不僅能去除肉類的腥味,還能使肉質更加鮮嫩。

除了用作調味料,八角在工業上也有重要作用。我們日常使用的牙膏、香皂以及女士香水和化妝品中,其實都含有八角精華。這表明八角不僅是一種調味料,其經濟價值也極高。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八角生產國,約佔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市場價格大約在每斤20元到3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