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青團作為傳統時令美食,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然而,杭州富陽區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黃海燕提醒,部分特殊人群在享用這一美味時,一定要格外注意飲食的科學性,否則,青團很可能從舌尖上的美味變成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黃海燕醫生日常坐診
連吃5個青團,富陽大姐連夜就醫
50歲的李大姐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一直以來,她都很注重血糖的控制,日常血糖指標還算穩定。
前兩天,許久未見的小姐妹特意送來了一袋自己親手做的青團,熱情地讓李大姐嘗嘗鮮。看著一個個軟糯香甜的青團,李大姐滿心歡喜。為了讓青團的味道更香濃,她特意選擇了油煎的做法。不一會兒,廚房裡就瀰漫著青團的香氣,讓李大姐瞬間食慾大增。由於青團個頭不算大,她沒忍住,一連吃了5個。
(網路配圖)
可到了當天晚上,李大姐就感覺身體不對勁了。胃部傳來一陣一陣的劇痛,還不停地反酸,難受得直冒冷汗。家人趕緊找出血糖儀給她測了一下隨機血糖,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血糖值竟然飆升到了20mmol/L,遠遠超出了正常範圍!
家人不敢耽擱,連夜將李大姐送到了區中醫院急診科,經急診處理后收住內分泌科病房。經過醫生們降糖、護胃等一系列專業治療,李大姐的癥狀逐漸緩解,幾天后康複出院。
區中醫院急診(資料圖)
青團雖美味,但也是“血糖殺手”
黃海燕介紹,青團雖美味,但食用不當就有可能會成為“血糖殺手”,主要是因為青團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健康隱患。
青團具有高升糖指數
青團的外皮主要由糯米粉製作而成,糯米中富含支鏈澱粉,這種物質在進入人體后消化吸收速度很快,特別容易導致餐后血糖迅速飆升。像李大姐使用油煎的方式,更是讓青團的油脂含量嚴重超標,成為一顆名副其實的“熱量炸彈”,對血糖的影響就更大了。
不少“花式”青團含有高糖、高脂餡料
傳統的豆沙、芝麻餡,本身含糖量就很高。而如今流行的鹹蛋黃、肉鬆等“網紅”餡料,則存在油脂超標的問題。這些餡料對於血糖控制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很容易讓血糖在不知不覺中失控。
青團黏膩難消化
糯米在冷卻之後質地會變硬,腸胃在消化它的時候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這無疑會加重胃腸負擔。尤其是老年人和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食用後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胃脹等不適癥狀。
科學食用青團,這些建議要記牢
為了讓大家既能享受青團的美味,又能保障身體健康,醫生給出了科學食用青團的五大建議。
黃海燕醫生日常看診
01
嚴控分量,替代主食
青團熱量較高,建議每次食用不超過1個,並在吃了青團後,要相應減少當日主食,像米飯、麵條這類食物的攝入量。要是選擇了鹹味青團,一定要多留意餡料中的鹽分和油脂,避免給身體的代謝增加額外負擔。
02
優選低糖低脂餡料
在菜場或超市購買青團成品時,大家要養成查看包裝上營養成分表的習慣。盡量避開那些糖、油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產品,優先挑選帶有“少糖少油”或“淨素”標籤的青團,這樣能在滿足口福的同時,更好地呵護健康。
03
搭配膳食纖維,平衡餐食
吃青團的時候,可以搭配一些涼拌蔬菜,比如菠菜、芹菜,或者來一碗菌菇湯。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延緩身體對糖分的吸收,從而有效減少血糖波動。吃完青團後,再喝上一杯綠茶或山楂水,還能起到助消化、解油膩的作用。
04
加熱食用,避免冷食
冷的青團質地又硬又難消化,而且升糖速度更快。把青團蒸熱之後再吃,不僅口感會更好,還能減輕腸胃消化的負擔,讓身體更容易接受。
05
改良配方,自製健康青團
如果有條件,大家不妨嘗試自己動手製作青團。在製作外皮時,用部分糙米粉或燕麥粉替代糯米粉,再添加一些艾草粉或小麥草汁,既能保留青團獨特的清香,又能增加膳食纖維。餡料方面,可以用薺菜、馬蘭頭、筍乾等蔬菜,搭配少量瘦肉或豆腐乾,做成鹹鮮口味的餡料,這樣既能增加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又能延緩血糖上升。要是喜歡甜口,也可以用無糖紅豆沙,再加入少量木糖醇調味,來替代傳統的高糖豆沙。
醫生特別提醒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千萬要避免空腹食用青團,而且一定要將青團徹底加熱后再吃,防止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對於糖尿病合併其他慢性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壓患者,要嚴格控制鹹餡青團的攝入;高血脂患者則要避開肉鬆、蛋黃等高脂餡料。糖尿病患者在食用青團後,需密切監測血糖,建議在食用后2小時檢測血糖,仔細觀察身體的個體反應,以便及時調整後續的飲食計劃。
轉自:富陽日報
來源:杭州交通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