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兒童近視率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眼睛度數問題。有的家長就很疑惑,孩子眼睛度數每年漲多少才算是正常呢?作為家長又該怎麼説明孩子預防近視呢?
一、近視度數每年漲多少算正常
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家長首先要明白近視的本質其實是眼軸變長,物體無法在視網膜上成像,而是在視網膜前成像。兒童在正常成長的過程中,眼軸會正常成長,中小學階段眼軸長度會以每年0.1—0.2mm的速度成長。
近視兒童的眼軸增長速度要遠超過普通兒童。一般來說,近視兒童眼軸每增加0.1mm,度數就會增加20-25度。因此如果近視兒童眼睛度數每年增長超過75度,家長就應該格外注意。家長要想減慢孩子眼睛度數的加深,需要正確的預防方法。
二、如何正確預防近視
1.堅持“大戶外”
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戶外啟用時間,是預防近視最佳的方法,也就是俗稱的“大戶外近視預防法”。在這個方法中,每天的戶外啟用時間最關鍵。因此家長要充分利用孩子一天中零碎的時間,確保孩子每天戶外互動時間超過2個小時。具體來說應該做到:
(1)利用上學放學時間。家長要鼓勵孩子步行上學或放學,這樣孩子在路上可以遠眺,客觀進行近視預防中的遠近交替訓練。如果上學路途較遠,需要接送,那最好將汽車接送改為電動車接送,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戶外。試想一下,如果家裡到學校路程有十分鐘,早中晚三次就可以湊齊60分鐘的戶外啟用時間。
(2)叮囑孩子走出教室。家長一定要叮囑孩子在課間走出教室,哪怕不進行體育活動,也應該在室外看看遠方的事物,這樣能充分減輕整節課近距離用眼造成的眼睛疲勞,對於預防近視也大有裨益。如果孩子每個課間能在外活動5分鐘,全天能增加25~30分鐘。
(3)放學不必急著回家。家長在接孩子放學后,沒有特殊情況不必急著回家。家長應該帶孩子在視野開闊的場所活動玩耍。例如社區公園、健身廣場等。家長每天傍晚帶著孩子在戶外活動30~60分鐘,不僅能説明孩子放鬆眼睛,還能鍛煉身體,維護身心健康。
2.確保優良的學習光照
相比於看手機、電視,長期在不良燈光下作業,才是造成孩子近視的罪魁禍首。普通家庭的光照環境並不適合孩子學習,要麼刺眼、要麼昏暗,加劇孩子用眼疲勞,提升了近視風險。因此,家長可以嘗試為孩子選擇護眼檯燈,從而營造更優良的學習光照。但是燈具市場魚龍混雜,家長在選擇時一定要關注檯燈的核心指標。
(1)關注光度等級,選擇國AA級產品,確保檯燈有明亮、柔和、均勻的光線。
(2)關注色溫水準,最好選擇恆定4000K 的產品。因為根據國標GB/T 9743, 4000K是看書寫作最好的色溫水準。
(3)關注紫光激發技術。因為採用這類技術的產品,不僅具有極佳的藍光防護能力,且顯色性好,光譜寬度更接近自然光,提升用眼的舒適度。
(4)關注安全性能,要挑選無藍光危害(產品標識RG0)以及無可視頻閃危害的產品。
(5)關注顯色性能,要挑選顯色指數(Ra)大於95的產品。
3.控制糖分的攝入
已有研究證實,兒童過分攝入糖分,會導致鞏膜偏軟,更易變形,加劇近視風險。因此,家長應該控制孩子糖分的攝入,日常多食用胡蘿蔔、藍莓等蔬菜水果,以規律健康的飲食抗衡近視的發展。
4.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睡眠品質不高的兒童,身體素質較差,近視風險較高。當孩子結束一天緊張的學習后,大腦會處於興奮狀態,此時家長要通過儀式化的睡前暗示,説明孩子更快地平靜下來,提升睡眠品質。例如:睡眠安排孩子用熱水泡腳;喝一杯熱牛奶;將臥室溫度調整到最佳;床單被褥乾淨鬆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