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元622年,李淵又下令將隋煬帝陵遷到雷塘,直到蕭皇后病逝後,李世民又以厚禮將其遺體運至揚州和楊廣合葬。這兩位皇帝既然讓外界得知他們是如此的寬巨集大量,那麼,真的會在實際操作中如此摳唆嗎?這很難讓人理解。
或者他們只是走個過場?亡國的皇帝,又有幾人會真正關心呢?但好歹他們還是表親,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還是親姐妹。如果念及家族的這份情誼,也不該如此馬虎的對待楊廣的墓葬。那時,門閥士族觀念很強,各自都會護著自家的利益。
只是,李家拿了楊廣的天下,估計心中已經不再將其看得有多重要了。只是,當時的規矩還得遵守,至於如何做,也就只有李淵和李世民自己知道了。如果這真的是當年李淵以帝王規格給楊廣修的墓,那他就是有意而為之,因為,他打心底覺得楊廣不配擁有豪華的陵墓。
其實,李淵只是想要天下人知道他有這份心就好了,修一個帝陵也需要耗費很多錢財,何必將錢財浪費於老百姓都不喜的一個人身上呢?再看看楊廣,本就下葬倉促,屍身哪能保全,又三番二次改葬,幾次折騰,連個棺槨都沒了,怎不叫人覺得淒慘?
所以,當考古的消息出來後很多人就開始質疑:李淵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但是,楊廣的下葬地點以及墓誌都一一對應,叫人找不出任何懷疑之處。可能,這一切只能交給時間,通過更多的考古發現來佐證其中的疑問了。
楊廣這一生很是喜歡江都,葬於此處也算是遂了他的心意了,只是,結束的方式有些過於粗暴罷了。試想,一個不能善待子民的帝王,又怎能苛求死後得到更好的回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