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神車”到“投訴重災區”,長安CS75 PLUS經歷了什麼?在緊湊型SUV市場,長安CS75 PLUS曾是當之無愧的“爆款”。2020年銷量超26萬輛,2021年28萬輛+,連續多年穩居銷量前三。然而,這份耀眼成績單背後,一場信任危機正悄然發酵。2025年3月,車質網投訴榜單上的一串數據格外刺眼:長安CS75 PLUS以90例投訴量衝上第五名,較2月份20例暴增374%。
而就在數月前,這款車還穩居自主SUV銷量前三。一邊是銷量攀升的“神話”,一邊是使用者口碑的“塌方”,長安汽車的光環之下,究竟暗藏哪些隱憂?系統升級停滯、影音系統故障、變速箱頓挫等問題,這場危機不僅撕開了國產汽車智慧化轉型的傷疤,更暴露出車企在高速擴張中對用戶權益的漠視。
技術跛腳:智能化承諾的“空頭支票”
車機系統卡頓、導航版本陳舊、OTA升級承諾成空……這些看似“小問題”的背後,是長安CS75 PLUS使用者的核心痛點。據車質網統計,2024年12月CS75 PLUS投訴量近300宗,其中“系統升級問題”佔比超60%。第三代車型已用上高德710版地圖和Carlink功能,而第二代車主仍在忍受卡頓、死機的老舊系統,甚至出現“車機開機時間比手機還長”的尷尬。
更令車主不滿的是,長安對車機問題的處理態度。部分使用者反映,前往4S店檢測后,問題依舊未解決,推諉稱“硬體不支持升級”。這種“區別對待”引發集體質疑:所謂“終身OTA”是否涉嫌虛假宣傳?有車主直言:“車機系統就像被廠家拋棄的‘孤兒’。”
一位2022款車主投訴稱:“車機導航頻繁導錯路口,線上功能形同虛設,所謂的‘智能’還不如手機支架實用。”更深層的矛盾在於技術路徑的短視。長安早期為壓縮成本採用封閉式系統架構,導致後期升級需重構底層代碼。面對海量投訴,企業選擇將資源傾斜至新款車型,形成“舊車棄養”的惡性循環。這種“重行銷輕運維”的策略,直接擊碎了消費者對智能汽車“常用常新”的期待。
品控失守:從軟體到硬體的信任崩塌
除系統升級問題外,車載影音娛樂系統故障已成為用戶投訴的高發領域。數據顯示,2020 款車型累計收到 2540 例相關投訴,2021 款雖有所下降仍有 43 例,集中表現為中控螢幕黑屏、360° 全景影像信號中斷、在線音樂服務異常等典型問題。有車主反饋:"花費十余萬元購置的智能汽車,其車機交互體驗甚至不如千元級平板電腦。"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故障已構成行車安全隱患。例如在泊車場景中,360° 全景影像突然失效導致剮蹭事故;車機系統卡頓引發導航路徑誤判,曾有用戶因系統延遲未能及時規避障礙物,險些釀成嚴重後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用戶體驗,更暴露出智慧座艙系統在穩定性與可靠性方面的技術短板,亟待車企重視並優化。更諷刺的是,長安在2025年3月高調發佈的第四代CS75 PLUS鯨悅版,仍在宣傳“訊飛星火AI大模型”和“L2級智駕系統”,卻對老車主的升級訴求避而不談。
硬體品控同樣堪憂。2021 款車型頻繁出現變速箱頓挫、“動力中斷” 等令人擔憂的機械故障。一些車主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車輛行駛里程在 3000 公里以內,變速箱竟報警高達五次之多。然而,面對車主的困擾與訴求,廠商卻採取了令人失望的處理方式,以 “正常機械特性” 這樣的說辭來敷衍搪塞。這種罔顧用戶權益,把消費者當成 “試錯小白鼠” 的傲慢態度,無疑對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從根本上動搖了品牌長久以來建立的信任根基。
變速箱:“自主研發”的短板?
除了備受關注的車機問題外,長安 CS75 PLUS 搭載的雙離合變速箱同樣成為了車主們詬病的焦點。在 2024 年的變速箱投訴指數排行榜上, CS75 PLUS 的表現尤為突出,單月投訴量中變速箱相關問題的佔比超過了 40%。
據車主們反饋,在冷車起步時,CS75 PLUS 的變速箱頓挫感極為明顯,升檔過程遲緩,彷彿機械運轉時出現了 “卡殼” 一般。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車輛還出現了打滑、失速的嚴重現象,給駕駛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儘管長安廠家一直宣稱其濕式雙離合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頻繁出現的故障卻讓消費者對這一 “自主研發” 的技術可靠性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畢竟,不斷湧現的質量問題與廠家的宣傳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消費者難以安心。服務塌方:從技術缺陷到體系性失信
長安的危機不止於產品,更在於服務體系的全面潰敗。面對投訴激增,長安並非毫無回應。2025年3月,廠家針對部分車型推出OTA升級方案,但僅限第三代車型,老款使用者仍被排除在外。這種“頭痛醫頭”的策略,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面對更多的投訴,4S店以“無升級計劃”“需自費更換硬體”等話術推諉,廠商則陷入“登記-上報-等待”的死迴圈。一位車主控訴:“車機問題投訴9個月,得到的唯一反饋是‘請耐心等待系統推送’。”這種低效處理直接導致矛盾升級——2024年底,因車企降價引發老車主集體維權,維權標語“支援國貨崛起,拒絕為試錯買單”一度衝上熱搜。這種“以銷量換口碑”的短視行為,正在透支品牌長期積累的信譽資產。燕趙車評:
長安CS75 PLUS的投訴風波,折射出中國汽車市場的深層矛盾:銷量冠軍不等於品質標杆,技術創新更需以用戶體驗為根基。長安CS75 PLUS的投訴風暴,給所有車企敲響警鐘:在智能化賽道上,技術參數的表像下,真正的競爭力是對使用者需求的敬畏。當車企將“終身OTA”寫入宣傳頁時,不應忘記這不僅是技術承諾,更是一份責任契約。2025年的車市淘汰賽已拉開帷幕,長安若不能將“用戶投訴”視為改進的契機,今天的“銷量王者”,或將成為明天的“時代棄子”。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