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南極冰架下發現全新海洋生態系統 深達1300米
更新于:2025-04-03 07:26:45

  【CNMO科技消息】近日,國外科學家們在南極喬治六世冰架崩解後,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繁榮海洋生態系統。這片海底社區由令人驚歎的珊瑚、海綿、等足目生物等組成,其生存可能依賴於洋流帶來的養分。

獨居水螅觸手特寫

  喬治六世冰架位於南極半島與亞歷山大島之間,是一個被“困住”的巨大冰架。今年早些時候,該冰架上一塊冰崩解脫落,形成了一塊“土豆形狀”的冰山。在南極夏季,它被洋流推動,在大陸海岸線附近不斷漂移。

  當冰架崩解時,國際研究團隊正在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OI)所屬的海洋研究船“福克爾二號”上研究海洋冰生態系統。來自阿威羅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派翠夏·埃斯克特表示,團隊迅速抓住這一時機,改變考察計劃,轉而專注於冰山的起源地。

喬治六世冰架

  “我們沒想到會發現這樣一個美麗而繁榮的生態系統。”埃斯克特說,“根據動物的體型,我們觀察到的群落可能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埃斯克特與同事們使用遙控潛水器“蘇巴斯蒂安”探索新暴露的海底。經過8天的觀察,他們發現了一個深達1300米(4265英尺)的生態系統。在某些區域,海綿、珊瑚和海葵聚集在一起;在其他區域,冰魚、巨型海蜘蛛甚至章魚在該地區的水下峽谷中游蕩。這片生態系統可能包含自“福克爾二號”去年冬季開創性發現以來最大的潛在新海洋物種集合。

海綿和海葵

  許多冰架下的海洋群落,被厚達150公里(93英里)的冰層遮蔽,遠離陽光和雨水。因此,它們被認為完全依賴洋流生存,洋流像海洋傳送帶一樣將養分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隨著研究人員對在喬治六世冰架下發現的動物進行分類,他們還將揭示維持這些生物生存的養分輸送系統的新路徑。

  此次考察的科學家還指出,喬治六世冰架的冰山崩解是令人擔憂的趨勢的一部分。在“福克爾二號”上,團隊研究了覆蓋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的南極冰蓋,其在過去幾十年中失去了品質。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儘管冰山崩解是冰的自然生命週期的一部分,但隨著地球大氣和水溫的上升,其發生的速度可能會改變。

頭盔水母

  “南極冰蓋的冰損失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考察隊聯合首席科學家薩沙·蒙特利說,“我們的工作對於提供這些近期變化的長期背景至關重要,有助於提高我們對未來變化的預測能力,這些預測可以為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提供依據。隨著我們繼續分析這些重要數據,我們無疑會取得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