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十三
編輯|蘇打水
2025年的國產劇市場,還沒有出現一部挑起大樑的懸疑劇。
《漂白》的口碑因為劇情、演員、宣發上的爭議陷入谷底,豆瓣評分只有5.3。
而《燃罪》《余燼之上》雖然都拿到了7.0以上的豆瓣評分,但熱度卻不盡如人意,反響平平。
直到3月,觀眾才等來了一部《棋士》。
韓三平監製,王寶強主演,這樣的班底肯定不缺熱度,收視率穩居全國第一。
目前這部劇已經更新到第六集,但打開評論區,棄劇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演員出色的發揮也救不了,這部劇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棋士》講述了圍棋老師崔業(王寶強飾)意外捲入罪案,在生活的壓迫中走上犯罪道路,與身為員警的哥哥崔偉(陳明昊飾)正邪殊途的故事。
懸疑劇想要成爆款,歸根結底還是要劇情。
這部劇圍繞男主“黑化”的過程展開,而不少看過前幾集的觀眾,已經被劇中幾處關鍵漏洞勸退了。
首先就是男主被綁架后的處理方式。
崔業在信用社被劫持后,為自保不得不幫劫匪逃跑,這裡情有可原。
但他故意製造車禍、重傷劫匪後,卻選擇了拿贓款逃跑。
男主這時候不應該找警方說明情況嗎?
一場車禍也不是解釋不清,也不是所謂的“絕路”,非要將自己變成搶劫犯同夥,沒罪硬犯。
其次就是崔業的犯罪動機。
劇中崔業的工作、婚姻、家庭,處處都不如意,但這些都不是支撐他選擇犯罪的理由。
而他身上最大的理由——兒子重病急需用錢,也有些牽強。
哥哥和前妻都關心崔業父子,不會不幫忙,但崔業偏偏要去違法犯罪。
這種“有路偏要堵死”的劇情走向,與觀眾想像中“絕境”天差地別。
原本想著前面一兩集的漏洞,或許後續的劇情能彌補,但很顯然,前期的鋪墊漏洞太大,後續的劇情也逐漸崩壞。
本以為劇情進入了主線能更加集中,沒想到還是相當鬆散。
車禍中倖存的劫匪找上崔業,說他們先前綁了銀行會計秦曉鳴,要他幫忙處理。
都快到“謀財害命”的份上了,還偏要往自己身上攬罪。
編劇像是定好了“崔業是罪犯”這個前提,才寫的劇本,完全不考慮他在真正淪陷前是什麼心理。
合著現在罪犯也要“預製”是嗎?
既然都設定成這樣了,那反派與正派的博弈精彩點也還能看,但劇情又開始給男主疊光環。
崔偉發現崔業兒子給自己女兒出的圍棋題,和信用社里崔業留下的“棋局”一樣,當面詢問崔業。
可崔業看到棋局,開口第一句就是問“這畫的什麼”,接著又一反常態的急吼吼質問崔偉。
下了十幾年圍棋的親弟弟是這個反應,還不夠反常嗎?
可能還是不夠。崔偉一點沒往他身上想,叨叨兩句直接走了。
老刑警的職業素養,一到男主身上就不靈。
崔業這邊更離譜,順著秦曉鳴留的帳本查商人王紅羽走私,兩個參與走私的人就大大咧咧的一邊打遊戲一邊聊出貨。
還直接讓崔業找到了窩點。
王紅羽走私如果這麼好查,還輪得到崔業來找嗎?
而崔業要真有那麼厲害,那他不僅比他哥還適合當刑警,也不至於將生活過得那麼落魄。
但就是這樣頭腦靈活的崔業,偏偏得受一個毛頭小子金夏生威脅。
他哥哥為了引開員警死去,他除了當天情緒激烈的質問崔業,轉頭就像這事沒發生過一樣。
甚至,金夏生還有心情撩其他女生,談情說愛。
那他這個哥哥,就是個男主展現才華的工具人呗。
這部劇為了展現男主的智商,其他角色都被降智,但男主的手段也沒有多高明,劇情又拍的好像高深莫測,顯得更不倫不類。
儘管王寶強、陳明昊、李乃文等演技派的發揮,都將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但不能改變的是,目前更新的劇情內容,處處都透露著牽強附會。
主角的行動開始沒有明確的動機支撐,後續的劇情也沒有找補回來,東一爬犁、西一掃帚,給男主湊了個動機出來。
為了推動劇情發展,不少關鍵橋段的轉折都顯得有些隨意,經不起推敲。
觀眾之所以對《棋士》失望,正是因為抱有很大的期望,但顯然,最終呈現的劇情和預期相差太遠。
所以你覺得這部劇還值得追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