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東莞日報
卡通/鄭偉華
新聞: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近日,華南理工大學教務處官網公佈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全校本科生學業預警名單。經審查決定給予全校(包括三個校區)共737名學生學業預警,給予134名學生學業預警並第一次降級試讀,給予81名學生學業預警並再次降級試讀。
對於有能力在修讀年限內完成學業的學生,可向學院提出再次試讀申請,經所在學院同意,報教務處批准后可降級再次試讀。再次試讀期間,原則上不允許修讀新課程,若再次試讀期滿後不及格學分累計超過25學分,作退學處理。
評論:
華南理工大學的學業預警制度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方面,有人認為這一舉措過於嚴厲,可能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認為這是高校對教育品質的必要堅守,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華南理工大學的學業預警並非首例,在此之前,深圳技術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高校也公佈了學業預警結果。
學業預警是高校教育品質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在2019年發佈的《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完善學分標準體系,嚴格學分品質要求,建立學業預警、淘汰機制。
當前,學生獲取知識趨於碎片化,深度閱讀時間減少,傳統課堂的吸引力減弱,會存在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在大學期間進行及時的學業預警,是一種對學生負責的態度,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和家長及時瞭解學分不足帶來的問題嚴重性,糾正“混文憑”的不良心態,幫助學生回歸學業正軌。
學業預警制度是一種積極的教育管理手段,體現了高校對教育品質的重視和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它並非簡單的懲戒,而是一種正向的教育方式。通過“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狀態,避免學業問題進一步惡化。而大學當前加強管理的這一舉措,正是為了維護高等教育的嚴肅性,確保學生能夠獲得高品質的教育。
學業預警制度既守住了學習的底線,也尊重了學生成長規律。它通過制度關懷,和其他育人措施一起,幫助學生在挫折中找到方向,重新樹立求學志向,把降級試讀變成自我改變和成長的動力,體現教育的溫度。
學校從“嚴進寬出”走向“嚴進嚴出”,能夠更好地保障教育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