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我國首部系統性規範公共安全視頻管理的行政法規將正式施行,哪些公共區域可以安裝攝像頭?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權益如何保護?新施行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資訊系統管理條例》都將有明確規定。
規範公共攝像頭安裝和使用
近年來,公共安全視頻圖像資訊系統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推進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重複建設、非法亂建攝像頭以及視頻圖像資訊被隨意收集、洩露、濫用等問題時有發生,給公共安全、個人隱私和個人資訊安全造成隱患。
那麼到底誰能建、誰來管、怎麼管,《條例》進行了明確規定。嚴格限定安裝目的,杜絕不必要的圖像採集設備。
二是將建設主體限定為政府有關部門、經營管理單位、負有安全防範義務的單位或者個人,禁止其他無關單位、個人建設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
第三是明確了在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國家機關等涉密單位周邊建設系統,需要徵得相關單位的同意。
這既避免了該裝沒裝、導致公共安全保障不足的問題,也避免了肆意亂建侵害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
新規實施后,各類場所的攝像頭安裝將更加規範。
條例要求,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單位合理確定圖像採集設備的安裝位置、角度和採集範圍,並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
那麼公民如何監督身邊的違規監控設備?發現后該如何舉報呢?
特定私密區域嚴禁安裝攝像頭
《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以下特定私密區域安裝圖像採集設備及相關設施。包括:
除了對安裝偷拍設備的人員進行處罰以外,酒店、賓館是否要對客房內存在偷拍攝像頭負責呢?
條例新增規定,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加強日常管理和檢查,發現在所列區域、部位安裝圖像採集設備及相關設施的,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公安機關處理。
個人隱私保護升級
公共視頻不得隨意調取
為防止視頻資訊被濫用及侵犯個人隱私,《條例》明確規定了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的使用規範。
《條例》對國家機關、個人查閱調取視頻圖像信息的許可權、程式也提出了嚴格要求。
從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的安裝目的、安裝位置,到信息的採集、存儲、查閱和使用,條例在每個環節都設立了嚴格的規定,形成了對個人隱私和資訊權益保護的完整鏈條。
個人裝攝像頭要確保
拍攝內容不超合理限度
條例明確:在非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設備設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不得非法對外提供或者公開傳播涉及公共安全、個人隱私和個人資訊的視頻圖像資訊。
個人在家門口安裝攝像頭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總台央視記者 張賽 郝亮)
(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