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當下,晨跑曾一度被視為開啟活力一天的最佳方式,備受追捧。然而,當我依舊晨跑在熟悉的道路上時,嚴然發現晨跑的人確實比之前少了,難道是因為冬天天冷的原因還是其他呢?
和跑友間的閒聊,偶然發現如今有不少人已開始拒絕晨跑。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呢?
1.時間因素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們工作壓力大,晚上常常難以早睡,導致早上起不來。對於那些 “夜貓子” 型的人來說,清晨的被窩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跑友舉了個例子,說他的一個跑了5年的友,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小李,由於工作性質,經常需要加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實在沒有精力去晨跑。為了保證基本的睡眠時間,他只能放棄晨跑計劃。
2.環境因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空氣品質成為影響人們晨跑意願的一大因素。在一些工業城市或交通繁忙的區域,清晨的空氣中瀰漫著汽車尾氣、灰塵等污染物。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晨跑,不僅達不到健身的效果,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我的一個跑步網友王大意,在河北的某重工業城市,原本堅持晨跑,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自己頻繁咳嗽,去醫院檢查后,醫生建議他在空氣品質不佳的情況下減少戶外運動。無奈之下,大意兄只能放棄晨跑。
3. 中醫觀點
中醫講究 “天人合一”,人體的生理活動應與自然規律相協調。早晨人體的陽氣剛剛開始生髮,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來逐漸甦醒。如果此時進行劇烈的運動,會過早地消耗陽氣,不利於身體健康。而且,早晨人體的氣血還處於相對凝滯的狀態,關節和肌肉也較為僵硬,此時進行晨跑,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4. 個人身體狀況
一些人本身身體較為虛弱,或者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晨跑可能會給身體帶來過大的負擔。前段時間,身邊跑友老張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壓,之前經常一起在奧森晨跑,但在一次晨跑過程中,他突然感到頭暈目眩,險些摔倒。醫生告誡他,像他這種情況,不適合在早晨進行劇烈運動,需要選擇更溫和的鍛煉方式。
5. 個人的心理因素
晨跑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自律性,對於一些缺乏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很難長期堅持。一開始可能因為新鮮感而嘗試晨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情逐漸消退,再加上遇到一些困難,如天氣不好、身體不適等,就很容易放棄。
很多人拒絕晨跑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時間、環境、身體狀況以及心理因素等都在影響著人們對晨跑的選擇。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運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時間,以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