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型SUV市場新增了不少產品,包含2025款問界M9、騰勢N9,以及剛剛開啟預售的領克900。官方表示,領克900共推出4款車型,預售價區間33.00-43.50萬元,並計劃在4月底迎來上市,而且在開啟預售24小時后就獲得超14600輛的訂單量。
不得不說,這款大型SUV的市場熱度還挺高,既然如此小鷹則分析一下領克900的配置,看看四個版本怎麼選。
首先從動力總成來說,兩個低配版搭載1.5T+前後雙電機的動力總成,次頂配版搭載2.0T+前後電機的動力總成,頂配版搭載2.0T+三電機的動力總成,三種動力總成可以符合需求不同的消費者。
兩個低配版擁有4.8s的零百加速時間,這個加速能力不弱,還具備220km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和1355km的綜合續航里程,續航能力已經很強了,而且虧電油耗為6.95L/100km,屬於完全可以接受的水準。
次頂配版的零百加速時間為4.6s,比兩個低配版更快一些,同時CLTC純電續航里程略高60km,虧電油耗提升至7.29L/100km,綜合實力其實並沒有比兩個低配版高出太多;頂配版則是性能使用者的首選,但官方沒有透露該版本的油耗能力,只是透露其純電續航里程有268km,綜合續航里程高達1443km。
需要指出的是,領克900在安全配置、燈光配置、車機智慧化、空調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各個版本之間的差距主要是操控配置、智駕硬體以及舒適性配置方面,小鷹將著重解讀領克900各個版本在這些配置上的差距。
先看兩個低配版,次低配版採用了大一英寸的輪胎,車高略高10mm,同時還標配了空氣懸架和魔毯智慧懸架,整備品質也高出100kg。當然,如果你的預算有限,只能選擇低配版的話,也支援空氣懸架的選裝。
其他配置方面,次低配版多了外後視鏡的自動防眩目、30英寸後排螢幕、帶腰部/腿托/旋轉功能調節的第二排座椅,車機系統多了一顆高通驍龍8295晶片,同時還支援副駕駛座和第二排座椅的頭枕揚聲器的選裝,很顯然舒適性更到位。如果要讓小鷹建議的話,可以選擇低配版,畢竟大部分舒適性配置可以選裝,也就是後排螢幕沒有標配。
至於次低配版和次頂配版的差距,除了動力總成有差距之外,剩下就是輔助駕駛晶元的差距,次低配版採用英偉達Drive Orin-X,次頂配版採用英偉達Drive Thor,再加上次頂配版支援電動拖挂鉤的選裝。這兩個版本的價格相差3萬元,主要配置差距是動力總成上。
次頂配版和頂配版相差5萬元,頂配版多了一個驅動電機,增加了整體主動轉向系統、坦克轉彎和車載衛星通信等配置,同時第二排座椅是零重力座椅,不能像其他版本那樣支援旋轉調節,但舒適性會更高一些。在小鷹看來,頂配版更適合對車輛通過性和舒適性有要求的使用者。
綜合來看,小鷹認為低配版的整體表現其實足以符合絕大部分使用者的出行需求,該有的舒適性配置、科技配置都比較到位,而且整車的性能、續航能力也都不差,其他高配版本有各自的優勢,就看你是否願意多花錢為之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