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加速量產期廣州資本加速“搶灘”萬億級人形機器人市場
更新于:2025-03-28 23:19:55

日前,“千模智賦百業”2025年廣州市人工智慧與企業數據治理研討會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主辦,聚焦人工智慧與企業數據治理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動產業升級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會上,在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指導下,《廣州市人工智慧應用先鋒榜單》正式發佈,樹根互聯等一批廣州企業憑藉在工業智慧領域的創新突破與場景賦能,入選首批先鋒企業陣營。記者還發現,與會的投資機構代表正將資本重點投向人形機器人這一未來產業。

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慧是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發展的6個未來產業之一。國雄資本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尚坤認為,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及倉庫應用測試蓬勃發展的開始,而2025至2026年,人形機器人生產進入量產加速期。據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2035年將達750億美元,2050年或突破1萬億美元,全球銷量超7000萬台,智慧製造與倉儲物流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落地場景。

姚尚坤認為,隨著邊緣計算、輕量化模型技術的突破,AI應用正從雲端向人形機器人等終端設備快速滲透,“端側智慧的成熟不僅大幅降低算力成本,更能滿足企業定製化、即時化需求,這與國雄資本早期確立的‘場景優先’AI戰略高度契合。”他表示,公司已成立專項團隊,圍繞智能製造、智慧城市、金融服務等垂直領域,開發適配當地語系化需求的解決方案。

姚尚坤表示,公司將緊抓人工智慧技術變革機遇,以“推動AI技術普惠化”為核心方向,加速佈局企業級AI定製化部署與場景落地。未來,公司將重點投入端側、邊緣側智能領域,並通過DeepSeek等高效低耗模型技術,降低AI應用門檻,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公司自2023年起系統佈局AI賽道,先後參投十幾家人工智慧企業,覆蓋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及AI晶片領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