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寧夏日報
寧夏水投集團水廠開放日:
展現節水控水實踐共鑒水資源利用新貌
3月21日,銀川蘇銀產業園中水廠講解員為參觀者講解中水生產過程。
3月21日,銀川蘇銀產業園中水廠迎來一批特殊訪客,來自公安、消防、用水企業及居民使用者的80名代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深入瞭解水資源迴圈利用背後的奧秘。日,寧夏水投集團所屬13家供水企業、25座水廠同步開展水廠開放日活動,各界代表參觀了寧東供水二期水廠和銀川都市圈東線供水工程三星塘調蓄水庫,實地領略寧夏水投集團科學調配黃河水資源的實踐,見證 “以水定產”與“以水定城”原則在水利工程建設與運營中落地生根。
銀川蘇銀產業園中水回用專案於2023年6月開工建設,2024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專案將園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收集在一起,經過高密除濁除硬、臭氧高級氧化、BAF等預處理后,進入超濾系統,去除大分子有機物、懸浮物等進入反滲透系統。反滲透產水存儲於再生水池,最終供給園區作為再生水回用。而反滲透濃水被進一步濃縮後進入MVR蒸發處理,二級反滲透產水與DTRO產水去再生水池,副產品結晶鹽外委第三方合規處理,最終實現零排放。污泥採用“污泥調理+板框壓濾機”,將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後,外委第三方合規處置,“污水100%截流,再生水 100%回用”。
寧夏長城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再生水分公司經理張俊介紹,處理后的再生水可滿足園區生態綠化、道路澆灑、建築施工、生態補水和部分工業用水,有效替代黃河水。“2024年,我們完成約400萬噸的再生水處理,以前園區大部分工業、綠化用水都用黃河水,現在我們的再生水可以達到100%利用,實現一滴廢水都不入黃河,有效減少黃河水取水量。”
銀川市興慶區星河街街道辦事處景城社區工作人員杜靜參觀後感慨:“看到中水回用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果,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與環保的強大力量。節水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對未來的鄭重承諾。日後,我一定會積極號召大家節約用水,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環境。”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國能源產業的重要集聚區域,寧東供水工程宛如一條“水脈”,構建起穩定且可靠的供水網路,已經持續20多年為基地經濟發展、生態保護、人飲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供水保障。為滿足基地用水需求,2017年,寧東二期水廠投入使用,每天供水能力達到40萬立方米,主工藝率先在國內採用較為穩定、可靠的“雙雙工藝”(雙層平流沉澱池+雙層濾料的翻板濾池)組合。水廠採用先進的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工藝環節根據工藝流程實現了自動加藥、自動反沖洗、恆水位過濾及恒壓供水等功能,保障了工藝運行的穩定性及可靠性。
“這裡是銀川都市圈城鄉東線供水工程三星塘調蓄水庫,黃河水經此完成沉沙、調蓄後,進入金積水廠,經過沉澱、過濾、消毒等一系列嚴格凈化處理流程,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後,分別為利通區、青銅峽市、靈武市供水。可滿足城鄉72萬群眾生活用水,可保障受益區規模化養殖用水和工業產業用水。”寧夏水投集團吳忠水務公司負責人介紹,銀川都市圈城鄉東線供水工程是推動寧夏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水利專案,規劃2025年配置新增黃河水量4602萬立方米、2035年新增黃河水量8552萬立方米,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據介紹,寧夏水投集團年供水量4.9億噸,年處理污水8000萬噸;供水輻射寧夏5市18縣(區),服務500余萬人口,保障1100多家企業。
近年來,寧夏水投集團忠實踐行新時代治水方針,堅持把落實“四水四定”貫穿到企業改革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層級,積極投身省級大水網建設,累計投資近200億元,建設了寧夏中南部城鄉安全飲水、銀川都市圈城鄉東線供水、清水河流域城鄉供水、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供水、太陽山工業園區供水等20多個重點水務專案,為解決區域性缺水問題,優化水資源配置作出了積極貢獻。通過創新實踐,全區20個縣(區)實現“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了區域水資源統一調度、高效配置、均衡受益,綜合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到10%以內。深度參與自治區“互聯網+城鄉供水”示範區建設,在原州區、海原縣、西吉縣投資建設“互聯網+城鄉供水”特許經營專案,實現了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即時在線監測管控。在全區運營管理26座污水處理廠、中水廠,積極推進中水回用,促進了水資源迴圈利用。接管了全區近百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推廣“企業+農戶”“高效灌溉+水肥一體化+農田整治和生態保持”模式,承接躍進渠灌區20多萬畝農田灌溉服務,在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推進鄉村振興方面走出了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