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綠野農業:茶香飄四海匠心技藝做好茶
更新于:2025-03-28 05:00:46

四川經濟網宜賓訊 (記者 楊波 侯雲春 文/圖)3月26日上午,宜賓市敘州區天宮山的萬畝茶園如碧波翻滾,不時能看到茶農忙碌的身影。

天宮山橫跨蕨溪鎮和商州鎮,最高處海拔1418米,被譽為“敘州之巔”“敘州脊樑”,晨霧襲來,宛如雲中茶海,人間“天宮”,山上有全省面積最大的高山茶基地。

天宮山茶園基地

“這是今年剛上市的綠茶,口感很鮮嫩。”敘州區宜賓綠野農業公司營銷負責人龔洺介紹道。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從一片茶園起步,依託“公司+專合社+農戶+基地”的創新模式,成長為集茶葉生產、生態旅遊、品牌行銷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企業。

品著茶香沁鼻,鮮嫩可口的新茶,記者採訪了這位新“茶農”。

龔洺說,在宜賓,每年3月10日前出產的春茶都統稱為“宜賓早茶”,這在國內同緯度地區是最早的,與宜賓獨特的自然條件密不可分。

宜賓地處東亞中緯度的四川盆地南部,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5℃左右。每年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即可批量上市,比省內其他茶區早7—15天,比國內其他茶區早30—45天,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發展早茶。同時,宜賓還有適合於茶樹生長髮育的土壤、豐富的水資源等,正是在這些基礎上,宜賓逐步發展為中國早茶之鄉、世界著名茶鄉、川紅工夫故里、川茶整體佈局“三山一早一紅”的特色早茶核心區和川紅工夫紅茶集中發展區。

“這是我們的‘盛世香茗’早茶。”龔洺一邊嫻熟地沖泡,一邊介紹道。“盛世香茗”在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連續兩年獲得金獎。公司旗下還有“天宮山茶”等品牌,以及紅茶、綠茶、花茶等諸多單品,年加工綠茶500噸、紅茶200噸、茉莉花茶100噸。

宜賓早茶

儘管剛畢業工作2年,但龔洺對茶產業的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已熟稔於心。“公司已有2個加工生產車間,特別是天宮山新園區的車間,引進了智能化生產線,生產效率高。”他介紹道。龔洺的父親龔益管理生產,他則負責行銷。

產品端,除了已有的品類,還準備和宜人宜禮等品牌聯合開發新式茶飲,重點開發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新式花茶,比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茶酒正在探索中。

而行銷端,除了傳統的線下管道,還通過“宜賓早茶節”“國際茶博會”等展會強化品牌文化屬性,吸引客戶。在線上電商直播運營的基礎上,正在探索將舞蹈藝術與茶文化相結合。“我們線上的產品復購率很高,正是因為我們的茶品質好。”龔洺說。

在茶旅融合方面,龔洺重點關注的是行銷思路。依託風景秀麗和完善基礎設施的天宮山新園區,綠野農業將茶園與休閒山莊相結合,為顧客提供採摘茶葉、手工制茶等體驗,以及休閒旅遊、參觀調研、餐飲民宿、教育實踐等服務,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茶旅融合’推廣得很好,週末來體驗手工制茶的顧客很多。”龔洺表示。

制茶

“5萬次左右的採摘才能有5斤鮮茶葉,而5斤鮮茶葉只能加工成1斤干茶。”龔洺神深切地感知到茶人和好茶的來之不易,堅持“用心做一杯乾淨、健康的好茶!”

目前,該公司已帶動3600人次農民進場務工,未來還將持續進行下去。

從深山茶園到全國舞臺,綠野農業不僅讓宜賓早茶香飄全國,更以一片茶葉撬動生態經濟,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茶人力量。

近年來,敘州區累計建成以越溪河為核心的10萬畝生態早茶基地、以天宮山為核心的10萬畝高山綠色有機茶基地及岷江片區萬畝茉莉花產業園。2024年,全區茶葉總產量約為10400噸,綜合總產值約49.5億元。

【來源:四川經濟網-市州】

好友牌局暗藏玄機
好友牌局暗藏玄機
2025-03-26 02: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