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誠(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前,人口老齡化問題正在全球範圍內加速蔓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預計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21億,其中包括4.26億8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養老領域,養老機器人不僅可以減輕社會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負擔,還可支援老年人享受高品質的居家生活,因此智慧養老機器人正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技術手段。
具身智慧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相交叉的前沿領域,該技術強調智慧體通過身體與環境的動態交互實現自主學習和進化,其核心在於將感知、行動與認知深度融合。具身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催生了許多反應更敏捷、身體更靈活、功能更豐富的智慧機器人產品。通過具身智能技術,養老機器人可以實現情感陪伴、健康監測、日常護理等多種功能,並能夠更自然地與老人互動,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務。在此背景下,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均大力發展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在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和標準化等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科技成果和實踐經驗;相關國際組織也積極制定行業國際標準,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製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引領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日韓:技術與情感的融合
日本和韓國分別是世界老齡化程度最高和速度最快的國家。加之較低的生育率、較高的平均壽命,以及工作力短缺、社會保障壓力大、醫療和護理需求激增等社會特徵,日本和韓國的養老機器人產業受到需求的推動快速發展,並在全球範圍內取得領先地位。日韓養老機器人產品在具身智慧技術開發的基礎上,更注重情感陪伴和禮儀交互等方面的功能,實現了技術與情感的融合。
日本政府大力扶持本國智慧養老機器人的開發和生產,其發佈的《高齡社會白皮書》指出,將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在多個環節提供必要支援以加速老年護理機器人開發和普及;同時推出“養老服務第一線機器人代人”計劃,該計劃以政府直接投入資金和消費補貼的形式,資助企業研發養老服務機器人,並鼓勵機構和個人消費者購買相應產品。
在日本的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中,代表性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包括軟銀機器人公司、豐田公司、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軟銀機器人公司開發的智慧養老機器人“派博”,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夠識別人類情緒的人形機器人,它配備了語音辨識技術、呈現優美姿態的關節技術,以及分析表情和聲調的情緒識別技術,具備情感交互能力,能通過語音和表情與老人互動。如今,全日本已有大約500家養老院在使用“派博”,這種智慧機器人不僅可以帶領老人做運動,還能夠陪他們進行一些簡單的聊天。
韓國研發生產的養老機器人同樣注重情感陪伴和禮儀交互方面的功能。該國醫療健康初創企業孝道爾生產的同名型號機器人,以老年人的孫輩為形象概念,外觀被設計成一個6至7歲的兒童,它內置感測器,即時感知老人的狀態,能夠以孫子或孫女的口吻與老人進行情感交流,提供健康監測和日常事項提醒,還配備韓式禮儀交互模組,能夠完成鞠躬等情感禮儀動作和觸摸交互,讓老人得以體驗“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博護”是三星電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活健康監測智能機器人,主打非接觸式生命體征監測功能,能夠遠距離監測老年人的睡眠情況,反饋睡眠品質、睡眠時間等數據,面板上的感測器則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心率、血壓、體溫等體徵數據,提供基於人工智慧的異常行為預警,例如老年人長時間處於靜止狀態便會觸發警報。該機器人應用場景為高端養老社區和獨居老人家庭。
在“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全球峰會”上,參會者和一個用於社會關懷的機器人互動。新華社發
美國:智慧化與個人化服務
美國是世界範圍內較早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也是全球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發展領先的國家之一。美國政府通過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為智慧養老機器人的研發提供資金支援,企業研發智慧養老機器人可以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同時美國擁有矽谷等全球領先的創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科技企業和初創公司投身智慧養老機器人領域。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對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的投資也推動了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商業化。由於具備比較堅實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和物聯網技術支撐,以及社會養老需求應用場景的多樣化,美國的養老機器人產業十分注重智慧化與個人化的服務。
智能化特徵方面,美國企業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技術基礎比較成熟,這些技術使養老機器人能夠準確理解老人的需求、識別情緒並提供相應解決方案。美國在機器人運動控制、感測器技術和人機交互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使養老機器人能夠實現精準的物理操作和自然的交互體驗。通過物聯網技術,養老機器人可以與其他智能設備(如健康監測設備、智慧家居系統)互聯,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工作。
個性化特徵方面,美國社會獨特的養老文化帶來了養老需求與應用場景的多樣化。美國社會的養老需求場景大致可以劃分為家庭場景、機構場景和醫療場景三個主要類別。家庭場景中,隨著獨居老人的增加,要求機器人能夠説明老人完成日常家務、提供情感陪伴和進行健康監測;養老院和護理機構場景中,因面臨護理人員短缺等問題,要求智慧養老機器人能夠分擔部分護理工作,協助提高人員工作效率;醫療場景中,需要養老機器人協助老人開展康復訓練,提供健康情況預警和藥品定時投送等服務。
在美國的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中,代表性的企業包括亞沃公司、艾克斯奧生物科技公司、艾羅伯特公司和卡塔利亞健康公司等。亞沃公司研發生產的智慧護理養老機器人,能夠基於不同老人的生活方式數據進行個人化建模,搭建人工智慧和個人數位孿生數據模型,形成定製化的養老生態系統,充分體現了智慧化和個人化服務的產業特色。其產品應用場景主要面向家庭和養老機構,目前可以實現精準預測及預防摔倒、監測移動能力下降和衰弱前兆、定製康復訓練方案等功能。艾羅伯特公司研發的“倫巴”是一款以房屋清潔為主要功能的智能機器人,該產品可以實現智慧化清掃,支援語音控制和遠端操作,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減輕老年人的家務負擔,主要應用場景是家庭環境。“埃克索NR”是艾克斯奧生物科技公司開發的一款外骨骼機器人,主要用於老年人卒中和脊髓損傷、獲得性腦損傷、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的康復,包括創傷或動脈瘤、腦腫瘤、氧氣損失或其他疾病導致的損傷。因造型神似電影《流浪地球》中的機械外骨骼裝甲,這一產品也被視為科幻裝備走出螢幕、走進現實的真實寫照。
歐洲:實用性與可靠性並重
從全球範圍看,歐洲作為一個一體化發展程度和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同樣是世界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德國憑藉其在機械工程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雄厚實力,在全球養老機器人產業版圖中佔據重要地位,也成為歐洲相關產業發展的典型國家。除德國外,法國、英國、瑞士等國也在智慧養老機器人研發生產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歐洲老牌工業化國家的工業技術和工業產品以嚴謹和實用著稱,這種普遍技術特質投射在養老機器人產業之中,造就了歐洲智慧養老機器人產品實用性與可靠性並重的特徵。
德國政府在其提出的“工業4.0”計劃中,將智慧機器人生產列入重點支持專案。“凱爾護助4代”是德國新一代智慧養老機器人產品的典型代表,它由德國弗勞恩霍夫製造工程與自動化研究所研製,自1998年首次推出以來,經歷了四次重大反覆運算升級,每一新型號的產品都顯著提升了實用性與可靠性。“凱爾護助”系列的定位是為家庭和專業護理環境設計的模組化服務機器人,目前已經在德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老年人家庭、養老機構和特定護理專案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被用於説明老年人遞送物品、協助房屋清潔以及與老人交流互動等,可以根據不同任務需求配置不同模式,靈活適應各種老年人家庭任務,還能夠通過持續的使用和反饋,自動優化任務執行效率。
德國機器人初創公司德凡智行研發的養老機器人“智體夥伴”,是一款專為老年人家庭護理設計的遠端操控機器人,它集成了具身智慧、虛擬實境和5G技術,與其他主要材料為金屬的人形機器人不同,“智體夥伴”採用肌肉骨骼系統設計,類人身高,頭部是一個可投影和互動的顯示幕,能夠提供個人化的護理服務,並可以在現實的家庭環境中無縫執行精細的雙手任務,比如從冰箱裡拿水果、從洗衣機里拿衣服、清潔桌面、玩棋牌遊戲等等,充分體現了產品的實用性特徵。
法國機器人公司阿爾德朗智慧科技旗下的產品“羅米歐智慧體”,旨在説明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進行正常的居家生活,這款養老機器人能夠依靠自身攜帶的視覺系統實時規劃行動路徑,實現健康預警、搬運物品等功能。
“米洛”是英國康賽昆智動科技公司研發的一款陪伴型機器人,它的外形酷似一隻寵物狗,研發者以仿生技術模擬動物腦部,並內置晶片使“米洛”具有感知和活動的能力。它可以緩解老人的孤獨感,並具有檢測老人身體情況和預警的功能。瑞士機器人製造公司孚朋研發的“利歐”,是一款面向老年人的多功能醫療護理機器人,能夠實現物品消毒、物品抓取、互動娛樂等功能,並可以協助老人完成日常活動。
在美國消費電子展上拍攝的TCL展區的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新華社發
國際組織:行業標準引領發展
世界上任何一個規模性產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統一的行業國際標準,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也不例外。一個科學有效的國際標準,能夠規範本行業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並不斷引領行業整體水準的提升和健康發展。
今年2月,國際電工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成立最早、最具權威性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正式發佈了由中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器人性能準則》。該項標準依據老年人生理和行為特點,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的產品設計、製造、測試和認證等提供基準。這一標準關注當前互聯家居背景下中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和特徵,包括家居生活、健康監測、醫療護理等各個環節,根據老年用戶真實需要的輔助支持水準,規範智慧養老機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大類,在實用性、可靠性、無障礙、低能耗、低雜訊等基本要求之外,還對緊急情況預警、家屬醫護通信支援、家務娛樂照護、外出行動輔助、信息數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技術要求。
在此之前,還有一些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其他行業組織制定的相關產業標準。例如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的《個人護理機器人安全性標準》,規範了個人護理機器人(包括養老機器人)的安全要求,涵蓋設計、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控制。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發佈的《自主系統的透明性標準》以及《倫理驅動的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本體的標準》兩項標準為包括智慧機器人在內的自主系統的透明性和倫理道德問題提供了規範。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發佈的《醫療電氣設備警告和信息標準》為醫療護理機器人的研發和功能設計提供了規範。這些國際標準的制定和發佈,都曾為世界智慧養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進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具身智慧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養老機器人產業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擴張,各國在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和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未來,隨著相關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標準的不斷完善,智慧養老機器人將在老齡化社會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和醫療服務。然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也將帶來倫理、隱私和監管等方面的挑戰,這需要國際行業組織、各國政府、相關企業和社會共同努力,協同推動養老機器人產業不斷健康發展。
《光明日報》(2025年03月27日 1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