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超級智慧體”:智慧城市新機會,與有準備的聯想
更新于:2025-03-26 00:46:18

作者 | 曾響鈴

文 | 響鈴說

交通攝像頭捕捉到車流量數據,進入一套“自動化”的城市整體管理體系中,交通路況資訊、天氣變化情況以及城市大型活動安排等看似分散的數據被整合,根據預測的路況精準調控交通信號燈,讓自動駕駛清掃車避開車流量大的路段,或者加開公共交通班車……

這,是3月15日、3 月 19 日聯想連續在武夷山、宜昌兩座城市合作落地的“城市超級智慧體”實踐中,未來將要實現的一個場景。

智慧城市做了很多年,普通人或多或少能感受到“智慧化”帶來的變化,但像這樣不同職能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在不太需要人為參與下,就“默默”、高效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還是第一次。

而以1 x N智慧體方案,聯想也成為首個提出並落地城市超級智慧體的企業。這背後,離不開聯想過去在智慧城市、AI領域長期的實踐與創新。

“城市超級智慧體”,以“大腦+末梢”定義智慧城市4.0

智慧城市一直隨著AI等技術不斷進化,但過去存在兩個痛點:

一是各自為政,典型如交通燈上一大堆攝像頭分屬不同的營業單位,這些營業單位可能都落地了自己的“智慧XX”解決方案,但往往無法協同處理工作,比如交通與旅遊這兩個本應關聯密切的部門還要依賴“人工”去協同某些突發事件,大大影響效率。

二是智慧化能力本身也有限,例如很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受限於弱AI技術(如視覺識別、數據分析),僅能在交通調度、政務熱線等單點場景提效。

但城市超級智慧體,正在改變這一境況。

聯想城市超級智慧體採用 “1 x N 智慧體方案”,即一個超級智慧體與多個領域智慧體協同工作的模式。超級智慧體猶如城市運營的 “智慧大腦”,領域智慧體則是分佈在各個專業領域的 “敏銳觸角”,二者緊密協作,推動城市高效運轉。

而這就類似於人類神經系統的“大腦+末梢”,城市變得像人一樣“有腦子”,中樞負責理解意圖、規劃任務,末梢執行單元則按指令動態調整——不再依賴單一的數據採集與靜態分析,能聽懂問題、會協調資源,還能自己優化方案,全自主智能決策、多智慧體協同(如文旅、交通、政務等)。

得益於聯想與生態夥伴積極引入多模態大模型,智慧體的能力也遠超過去單一的智慧問答、圖像處理等,能夠做到獨立思考、自主決策,大大擴展了城市數智化的能力邊界。

如果說過去智慧城市的打法還屬於3.0,“城市大腦”還是處在弱人工智慧階段,那麼聯想城市超級智慧體的出現,則標誌著智慧城市正式進入4.0時代,不僅“大腦”更強,還與眾多“末梢”一起構建起有機的體系,提升城市整體管理的智能化水準。

這種轉變對城市的共同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最直接的,它可以改變過去城市各職能各自為政的情況,整合交通、商業、政務等各領域數據進行意圖理解和任務規劃,從而實現跨部門、全場景的動態回應,領域智慧體、具身智能以及自然人,都在城市超級智慧體的協同指揮下行動,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細度和效率——開篇的一幕由此實現。

此外,產業方面,如製造業,智慧體能夠在供應鏈、生產調度、研發建議等方面提供廣泛支援;在物流領域,智慧體除了對運輸的智慧調度,甚至可以結合到過去屬於“外部資訊”的城市氣候、交通和市場數據來優化配送效率和準確性。

而具體到不同的城市,城市超級智慧體更能發揮匹配本地產業需求的價值。

在武夷山,支柱的文旅產業能夠依託超級智慧體,充分利用本地數據和行業大模型,為遊客更好地提供個性化服務,説明涉旅企業制定精準行銷策略,甚至能利用大模型生成高質量內容,強化本地品牌競爭力和遊客滿意度。

而來到宜昌,聯想的城市超級智慧體同樣展現出巨大的產業價值潛力——以低成本、高適配的智慧應用,除了説明傳統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它更可以與地方政府協同,催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具身智慧等十萬億級新經濟市場,直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説明宜昌從傳統產業向智慧產業轉型,創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多年深耕攢下的“本錢”,是聯想與地方共建“城市超級智慧體”的底氣

顯然,具備廣泛而深入價值的城市超級智慧體,不會一蹴而就。

聯想在智慧城市與AI方面的長期佈局與積累,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聯想很早就開始深耕智慧城市,在3.0時代聯想就已經對智慧城市有深刻洞察。彼時,聯想還曾經就智慧城市邁入3.0+時代的綠色低碳發展新階段,提出過“三、二、一”的綠色智慧城市建設思路,助力當時意義顯著的零碳智慧城市的構建。

2020年,聯想為文昌打造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獲得“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成為中國大陸地區僅有的三個獲獎專案之一;2022年,聯想智慧頤和園再獲“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成為中國內地僅有的四個獲獎專案之一。由此,聯想也是唯一一家連續兩次獲得該獎項的企業。

懂智慧城市,是聯想的重要標籤。

而城市超級智慧體除了要懂智慧城市,也要懂AI、懂AI產業生態,這方面,聯想同樣積累深厚。

全棧AI戰略下,聯想具備從判別式AI、生成式AI和智慧體的全領域AI 能力,具備從專業服務到軟體、算力和智慧終端的全棧軟硬服產品。與此同時,聯想還聯想堅持AI普惠路線,致力於培育開源力量,再加上聯想本身優質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能力,這些都讓聯想能夠在城市智慧化需求升級和Deepseek等AI技術加持下,率先打造“城市超級智慧體”並成功落地。

總結起來,實際上在與地方共建“城市超級智慧體”前,聯想已經預先完成了智慧城市4.0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積累,形成了可以面向不同城市、具備“多向分化”潛力的能力體系,能夠結合城市特定場景數據“營養液”快速培育出成熟智慧體——1XN由此能夠高效催生出來。

這是聯想的優勢,或者說,是聯想競逐數智時代的“本錢”。

為了最大化自身優勢能力,將過去的積累高效率轉化為“智慧體”,在武夷山、宜昌的實踐中,聯想還推行智慧體超級工廠模式,在算力、模型、開發管理、知識輸入等方面進行準備——智慧混合雲平臺高速接入本地複雜的算力體系、模型平臺大量對接當下能力各異的大模型、智慧體開發和運營平臺直接幫助開發過程、數據與知識管理平臺負責導入企業特有數據實現個人化能力。

而這,正是“孵化”一詞內涵的最直觀展現——以“預加工-本地微調-動態反覆運算”的方式,聯想構建了“超級工廠”,來把過去已有的各項能力整合,並結合場景實際高效孵化成智慧體,快速培育政務AI、旅遊AI、產業AI等,適配不同城市、產業和企業。

其價值十分明顯。

按照聯想公佈的數據,大模型訓練和維護成本降低 90%,場景開發綜合成本降低 70%,做到“投不起的能投了”,此外,智慧體升級,新功能發佈時間從月度降低為天,過去智慧城市“做不到的也能做了”。

模式跑通,剩下的就是更大範圍的城市落地了。

智慧城市4.0加速落地,或將改變未來城市競爭格局?

有積累、有高效轉化的路徑,未來的城市管理中“智慧體”將變得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城市管理模式或也將發生改變——當城市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升級,人類或許不再是駕駛員,而是副駕駛上的領航員,只要給出一個目標,方向盤、油門都交給AI。

通過城市超級智慧體,聯想全棧AI能力得以啟動城市進化引擎,推動中國城市建設從“智慧城市”向“人工智慧城市”躍遷。政務、交通、文旅、醫療……全場景智能服務,高效、綠色、共贏,一個個未來城市生態系統正在城市超級智慧體下出現。

而這,正是很多年前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時,業界最普遍的願景,現在它即將成為現實。

當中國城市管理向智慧治理邁進,從更長遠的視角看,城市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將被一定程度抹去,“數智平權”在城市間到來(過去平權只發生在人、企業層面),中小城市機會更多,大城市天花板更高,

無論中小城市還是大城市,都是時候行動起來尋找自己的“城市超級智慧體”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此內容為【響鈴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響鈴說 Focusing on企業數位化與產業智能化升級,這是關注一切與創業、產業和商業相關的降本增效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 NO.440深度解讀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嘯獎評委;長沙市委統戰部旗下網路名人聯盟成員;

3 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 《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誌特約評論員;

5 鈦媒體、36kr、虎嗅、介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 “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 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功夫財經學者矩陣成員、多家科技智慧公司傳播顧問。

i5 14600KF就可以了
i5 14600KF就可以了
2025-03-26 01:37:07
筆記本的好選擇
筆記本的好選擇
2025-03-26 0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