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福州晚報
“榕樹王”煥發新生,“橄欖王”享受特殊待遇
閩侯1362株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福建榕樹王”。福州市林業局供圖
閩侯縣大目溪村的古榕樹微公園。
位於閩侯青口鎮東台村的“福建榕樹王”,1500多歲了仍生機勃勃,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拍照。
“2021年初以來,我們結合省級古樹搶救復壯專案,讓古榕樹進一步煥發活力。”閩侯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閩侯現存掛牌古樹名木1362株(不含高新區),均實現了“老有所依”。
養護復壯古樹煥發新生
“福建榕樹王”樹高29米,胸(地)徑3.99米,平均冠幅41.5米,樹形奇特。2013年,經福建省綠化委員會、福建省林業廳聯合評選,該榕樹因樹齡最大、樹木最高、胸徑最粗、最大冠幅、樹形最奇、保護價值最高,被評為“福建榕樹王”。
在省級古樹搶救復壯專案中,閩侯縣林業局對其進行退土降台、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引氣生根等復壯措施。他們還在古榕樹旁加設了科普宣傳欄,增強人們的宣傳保護意識。如今,這棵古樹已成為東台村下社自然村的地標,當地人喜歡在樹下休憩乘涼,眾多鳥兒則把它當成了安居的家園。
上街鎮福建鯉魚洲酒店港里島上,有一棵樹齡超200年的“橄欖王”。2004年12月,經省專家組考察、鑒評及調查,鑒定該橄欖樹屬橄欖科橄欖屬長營類品種,推測樹齡近200年,堪稱“長營橄欖王”。
“2010年10月,經福州市人民政府確認,福州市園林局為它制牌,列入福州市城市古樹名木目錄,編號為‘閩A00001(國賓館)’,保護等級為一級。”閩侯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給它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橄欖王”周邊不再種植其他樹木,樹的四周進行了加固,日常還有工作人員定期巡查,確保它健康生長。
“2021年初以來,在省市林業部門的指導下,我們先後對青口鎮東台村‘福建榕樹王’、祥謙鎮虎山村千年榕樹、上街鎮紅峰村千年鐵樹及大湖鄉桂花王等古樹開展養護復壯工作。”上述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採用微創注射防治方法,為全縣24株馬尾松古樹名木注射防治藥劑,增強了它們抵禦病蟲害的能力。
創新舉措
1362株古樹受保護
據瞭解,閩侯縣古樹名木歷經4次普查建檔立卡,現存1362株(不含高新區)掛牌古樹名木中,有一級古樹47株、二級古樹161株、三級古樹1154株,囊括榕樹、柳杉、銀杏、樟樹等樹種。
目前,閩侯縣資規局已對全縣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做到一樹一牌,保護牌上標註了編號、樹種、學名、科屬、樹齡等資訊,普及古樹名木知識,引導市民愛樹、護樹,增強保護古樹名木的自覺性。2006年,閩侯縣政協發行《閩侯名木古樹》,書中記載了閩侯縣72處名木古樹。
近年來,閩侯縣因樹施策,開展古樹名木專項保護行動,將符合條件的古樹名木建設成集古樹保護、文化傳承、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古樹微公園,2020年初以來已打造南通鎮建南村、大湖鄉東姚村、鴻尾鄉大罕村等9個古樹公園。
閩侯縣還積極創新,為全縣已掛牌古樹投保財產損失險和公眾責任險合計2640萬元;建立“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林長+法院院長”協作工作機制。2019年,閩侯縣林業局與閩侯縣法院共同為300棵古樹名木落實了監管單位、管護人及電話號碼,加掛“古樹名木司法保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