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員、激勵等關鍵領域,華為面向夥伴投入超80億,面向夥伴的團隊規模也增加了1200人;夥伴報備的項目線索數量增長31%;違規夥伴家數佔比下降45%;數位化平台訪問量超1.3億次,同比提升56%;在“夥伴+華為”體系中,銀牌及以上夥伴收入增長25%,商業市場交易夥伴數增長22%,有效分銷精英數增長更是超過81%,產品研發、服務支援、供應等均取得長足進步......
這些都是2024年華為圍繞“四梁六柱”構建的“夥伴+華為”體系取得的成績。在近日舉行的華為中國合作夥伴大會2025上,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不僅分享了這一體系在2024年所取得的亮眼成績,更針對其未來發展帶來了全新思考。他指出:“如今,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浪潮下,‘夥伴+華為’體系究竟該如何構建,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與夥伴的需求,實現共贏發展?”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
強健“夥伴+華為”體系,需要“同路人”
在演講中,吳輝分享了兩組頗具深意的數據。其一,我國AI相關的ICT市場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其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1.2萬億元一路攀升至2028年的3.5萬億元。其二,當前企業在AI應用方面卻面臨著諸多困境:高達73%的企業數據利用率低於40%,僅有25%的AI試點項目能夠實現規模化推廣,更有60%的企業AI專案存在技術與實際場景需求脫節的問題。
在對這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在AI浪潮洶湧來襲的當下,AI技術本身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商業閉環。企業要想充分釋放AI技術的價值,更需要一支專業的ICT隊伍來保駕護航。這支隊伍能夠精準解決產品相容性、安全保障、系統集成以及數據治理等一系列複雜問題,助力企業在AI賽道上穩健前行。吳輝表示:“為了實現‘數智世界,一觸即達’,需要與同路人一起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夥伴+華為’體系。”
在持續強健“夥伴+華為”體系的基礎上,華為提出“同路人”理念,也對“同路人”有著深刻且全面的詮釋,其背後蘊藏著共同理念、共識規則、共贏結果三個關鍵維度。其中,共同理念是“同路人”合作的基石,華為明確“以客戶為中心”,強調為客戶服務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共同規則是“同路人”携手前行的保障,華為宣導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投入、共同成長,共同服務好客戶;此外,共贏結果是“同路人”合作的最終目標。
吳輝認為,華為所追求的共贏,並非簡單的雙贏,而是以客戶為中心的三贏局面。他表示:“對於客戶而言,通過華為與夥伴的緊密合作,能夠享受高品質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數智化真正成就業務創新;對於夥伴來說,合作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助力其持續穩健發展。而對於華為自身,通過與夥伴的合作,能夠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更好地服務新老客戶。”
中關村在線認為,“同路人”秉持著共同理念,遵守共同規則,實現共贏結果,這三者相輔相成,而這種“以客戶為中心”的三方共贏模式,真正構建了一個良性的商業閉環。它打破了傳統商業合作中零和博弈的思維,強調各方在合作中相互成就、共同發展。在這個閉環中,客戶、夥伴和華為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推動著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優質資源向優質夥伴傾斜,“能力強”成考核標準
“優質資源向優質夥伴傾斜”,這一舉措無疑是“夥伴+華為”體系的又一重大變革,為整個合作生態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方向。在2025年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將按照夥伴能力、夥伴為客戶帶來的價值進行重新分類,在權益設計上既廣開大門,給予基本權益,也聚焦資源,針對身份更高的夥伴給予更高的專屬服務,更高的激勵,更多的支援。
壯大聯盟夥伴則是“優質資源向優質夥伴傾斜”策略的有力抓手。華為深知,聯盟夥伴的壯大對於拓展市場、提升服務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華為將持續發力,將聯盟夥伴拓展至20餘個子行業,聯盟夥伴數量也將增加至65+個。為了壯大聯盟夥伴,華為將開放資源、開放機會,鼓勵聯盟夥伴深入參與行業合作。在合作過程中,聯盟夥伴可優先進入NA夥伴地圖,優先進專案,並且有專人對口支援,以及技術團隊的全方位保障。
同時,服務上,圍繞客戶成功,加大夥伴授權,強化服務能力與要求以賦能夥伴。有三大轉變:面向客戶,服務從傳統以保障為主轉向圍繞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面向作戰,從條塊化轉為線上線下協同作業模式;面向夥伴,轉為全方位深層次協同。此外,加大對能力型夥伴引導,以維保續約率激勵夥伴提升能力、增收。中關村在線認為,以客戶成功為核心,全面轉變服務模式,能精準對接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忠誠度,為業務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吳輝認為,夥伴能力越強,客戶滿意度便越高。為此,華為還將在今年大力推廣千人佈道師計劃,進一步提升夥伴體系的技術濃度和能力,同時,與夥伴成立工作坊,開展“一坊三輔”的深入賦能,輔助夥伴明確公司戰略定位與戰略轉型;輔助夥伴識別組織能力短板,提升執行力支撐戰略落地;輔助夥伴制定高效、清晰的戰略流程。
數智化轉型對夥伴能力要求提升,轉銷商認證要求隨之提高,更強調直接服務客戶的能力。具體有三點:其一,僅作轉售的中間通路夥伴,今年不計業績且無後返;其二,夥伴需在專業技術和服務上加大投入;其三,新增綜合經營管理能力評估,除業績門檻,還從營收規模、員工數量、公司管理與資質等方面由第三方評估。此外,引入客戶對夥伴服務的滿意度反饋,篩選出真正有實力為客戶滿意負責的“同路人”。
數智化星辰大海,與“同路人”同心同行
在數智化浪潮的浩蕩奔湧中,華為將與“同路人”攜手構建“夥伴+華為”體系,特別是在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無限機遇與重重挑戰下,華為以“同路人”理念為指引,以“以客戶為中心”為基石,這一場“夥伴+華為”體系的變革與創新將更為徹底。
在中關村在線看來,“同路人”理念不僅僅是簡單的合作口號,更是一種價值觀的深度契合與戰略共識。它打破了傳統商業合作中的壁壘與隔閡,讓客戶、夥伴和華為在共同的理念下緊密相擁,在共識的規則中攜手共進,在共贏的結果里共享榮耀。這種良性的商業閉環,是數智化時代商業合作的典範,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樹立了標杆。
同時,“優質資源向優質夥伴傾斜”的變革舉措,將引導著合作生態朝著更加高效、優質的方向發展。壯大聯盟夥伴、強化服務能力、提升夥伴能力,每一步都彰顯著華為對“夥伴+華為”體系的培育與呵護。而數智化轉型下對夥伴能力要求的提升,更是推動著整個生態不斷進化、升級,以適應時代的需求。
華為與“同路人”的攜手,是一場志同道合的相聚,是一次眾智有為的征程。展望未來,“夥伴+華為”體系必將在數智化的星辰大海中繼續破浪前行。而這也就是吳輝最後所說:“因聚而是,聚的是志同道合;眾智有為,為的是千行萬業。華為將持續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夥伴+華為’體系。華為更將與‘同路人’一起,助力客戶跨越數智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