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握千億現金,為何還要再募資近400億?用途揭曉!
更新于:2025-03-27 00:59:57

小米集團近期公佈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其現金儲備高達1751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在國內汽車行業中獨佔鰲頭。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小米在2024年剛剛涉足汽車領域並交付首批車輛時遭遇了62億元的虧損,但市場普遍預測,小米汽車在2025年有望扭虧為盈。

小米的業務版圖廣泛,除了汽車業務外,其在手機、AloT、家電以及互聯網服務等領域均實現了盈利。可以說,小米的財務狀況相當穩健,資金充裕。

然而,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小米近期宣布啟動新一輪融資,計劃通過配售股份募集約396億元人民幣。此次融資採用的是“先舊後新”的方式,即由大股東雷軍先行出借舊股給小米,小米再將這些股份出售給投資者以籌集資金,隨後通過增發新股的方式償還給雷軍。

這種融資方式的高效性在於,它能迅速利用大股東的存量股份套現,解決公司的資金需求,同時又能通過未來的新股增發平衡股東利益。

面對小米手握巨額現金卻仍選擇融資的疑問,公司方面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業務擴張、加大研發投資以及滿足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小米高管盧偉冰也曾透露,公司將在智能駕駛和人工智慧領域進一步加大投入。

結合這些資訊,可以推測小米此次再融資的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加強在人工智慧、智能駕駛以及汽車門店擴張等方面的投入。事實上,小米在打造“人車家生態”的過程中,確實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以騰訊和阿裡為例,這兩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堪稱大手筆。騰訊在2024年的AI戰略研發投入就達到了706.9億元,並計劃在2025年繼續加大投入。而阿裡則宣布未來三年將在雲和AI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超過3800億元。相比之下,小米雖然現金儲備豐厚,但在面對如此巨大的投入需求時,顯然也需要不斷補充資金。

在商界有一個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在真正缺錢的時候再去融資往往更加困難。因此,小米選擇在目前財務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融資,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確保資金充足,還能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保持優勢地位。畢竟,一旦小米在未來面臨資金短缺再去融資,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