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抓緊吃這菜,堪稱“養肝第一草”,鮮嫩正當季,錯過可惜
更新于:2025-03-26 15:13:09

導語:清明前,抓緊吃這菜,堪稱“養肝第一草”,鮮嫩正當季,錯過可惜~

春天,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也正是狂吃野菜的季節,老話說“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這雖然只是民間的一句諺語,但卻反映了一個顛撲不滅的真理,人的健康需要自然界土生土長的東西,野菜自然而然成了搶手的香餑餑,什麼薺菜餃子、艾葉青團、香椿炒蛋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吃什麼呢?它就是堪稱“養肝第一草”的白蒿。

說到白蒿,大家並不陌生,它也叫“絨蒿”或者“茵陳”,民間諺語“三月茵陳四月蒿、過了五月當柴燒”,說的就是它,它既是野菜又是藥材,屬於菊科植物,葉子正面呈淺綠色,上面有白色的絨毛,背面呈白色,遠看就像一塊毛茸茸的綠地毯鋪在地上,遇見要仔細辨認,可別把它和艾草混了。

清明前後正是吃白蒿最好的季節,時間晚了就變成蒿子了,它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比如田野、河邊、山坡等地,白蒿的嫩芽聞起來有股淡淡的清香味,作為野生的野菜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吃起來味道特別的香,有股獨特的清香味,食用價值很高。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白蒿善除肝熱,清目潤肺。”而《本草綱目》有記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和胃消滯。”

白蒿味微苦回甘,歸肝、膽、脾、胃經,春天肝氣生髮,人往往易上火,可以適當吃一些白蒿,它被稱作“養肝第一草”,有著消炎去火、保肝養肝的功效。今天就分享一個農村常見的白蒿吃法,香氣四溢,比薺菜、香椿都香,一起來看一下吧!

1、準備一個面盆,加入300克的麵粉,然後分少量多次加入涼開水,邊倒邊攪拌,攪拌至絮狀無乾麵后加入1小勺食用油,然後下手揉面,揉成光滑的麵團,醒面30分鐘。加食用油的目的是:揉出的面特別暄軟,做出的餅涼了也不會硬。

2、白蒿摘取老葉和枯葉,反覆清洗去掉泥沙和灰塵,然後起鍋加水,水開後先加一匙食鹽和少許食用油,然後放入白蒿進行焯水,2分鐘后撈出白蒿過涼水,擠干水分后切細備用;然後把木耳也焯一下水,撈出過涼,然後切碎剁細備用。

3、準備三個雞蛋的蛋液,起鍋加油,油溫五成熱倒入蛋液,加鹽調底味,並快速用筷子攪成小塊關火盛出備用;將白蒿、雞蛋和木耳一起放入盆中,再加入適量的食鹽、生抽、胡椒粉調味,攪拌均勻后再加入兩勺食用油,再次攪拌均勻即可。取出醒發好的麵團,揉一揉后搓成長條,然後切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再擀平擀薄后,中間包上白蒿餡,然後包成自己擅長的形狀。

4、電餅鐺上下層預熱後,底盤刷上一層油,放入做好的餅胚,每個餅胚上面再刷點油,蓋上蓋子烙4分鐘,中間定型后打開蓋子翻一下面,烙至餡餅兩面金黃,用手按一下回彈特別快就熟了,盛出即可。

春天是短暫的,白蒿的採摘期更是稍縱即逝。錯過了今年,就得再等一年才能品嘗到這美味又養肝的白蒿啦!我是曉峰,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