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召
春分時節,走進麗水松陽,滿目青翠的茶山層層疊疊,空氣中瀰漫著沁人的茶香。
作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松陽已建成有機(含轉換)茶園面積4700畝,“松陽香茶”“松陽銀猴”品牌享譽全國。
好茶葉要有好的種植環境。
松陽群山環抱,溪流縱橫交錯,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壤、深厚的土層以及含量豐富的有機質,無一不為松陽茶的高品質提供了絕佳條件。
如今松陽茶的種植,更是科技與生態融合的生動實踐。在海拔530—600米的竹源鄉呈田村茶山,大土至愛智慧茶園正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打造一個集土壤監測、智慧灌溉、病蟲害預警於一體的現代化茶園。
“茶園裡不光有防霜扇、殺蟲燈和黃板這些設施,我們還將通過部署感測器,實時採集土壤濕度、養分等數據,結合AI演算法精準調控灌溉和施肥,這樣既節約成本,又可以提升有機茶葉的品質。”茶園相關負責人宋陽介紹,“環境數據採集、可視化系統管理以及生產設施智慧化控制是智慧茶園的三大‘法寶’”。
在茶葉種植過程中,松陽縣不斷引進和改良茶葉種植品種,如黃金芽、紫鵑等珍稀茶種,茶葉種植品種向多元化發展,其中以黃金芽、安吉白茶、龍井43號、烏牛早等茶葉種植情況為優。
“自然的饋贈和人文的加持讓松陽茶葉聲名遠播。”松陽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好茶葉離不開好茶師。
松陽茶師,是茶產業的一張“金名片”。他們憑藉精湛的種茶、制茶等技術,走南闖北傳播松陽茶文化。茶師孟穎婷受聘於雪峰雲尖茶業,月薪高達3.5萬元;茶師孟文化曾在慶元縣創辦興龍香茶廠,年加工茶葉10萬余斤,帶動當地茶農增收致富。
“松陽茶師不僅懂茶葉,更懂市場。”松陽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正高級農藝師葉火香說,“他們把課堂搬到了全國,讓松陽茶技術惠及更多茶農。”
據悉,近年來有6000多名松陽茶師到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種植、加工、銷售茶葉,在全國建立10萬余畝茶葉基地,覆蓋了國內大部分產茶大縣。
“松陽茶師、茶商、茶企‘走出去闖天下,趕回來強松陽’,不斷延伸的‘藤蔓新芽’加快推進升級版‘走全國、種全國、賣全國’茶產業總部經濟模式的形成,極大地提高了松陽茶市場影響力。”松陽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