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天宇
3月28日,重慶市最大、最專業的糧食糧油專業化裝卸碼頭——重慶港江津港區糧油碼頭正式開港。
重慶港江津港區糧油碼頭位於長江北岸江津德感工業園區內,由重慶物流集團旗下的重慶港與益海嘉裡金龍魚食品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於2022年9月破土動工,岸線長265米,總投資約2.2億元,建有5000噸級泊位兩個,分別配套建設了長約1公里的氣墊式皮帶機專用通道和糧油管道,設計年吞吐能力360萬噸,現由重慶江津港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以前,糧食到達港口,卸載後由汽車轉運到工廠,時間相對較長,運輸成本高。”重慶江津港務有限公司董事楊俊表示,改造后的碼頭,糧食到港後,採用水運+皮帶機轉運(管道)的方式實現無縫銜接,直接運到客戶儲倉,每小時可輸送糧油120—150噸、糧食500噸。
在現場,運載大豆的貨輪到港後,無需二次轉運,“巨無霸”門座式起重機將19立方米的大豆抓取后,直接裝進皮帶機漏鬥中,經皮帶機專用通道,全程僅8分鐘就到達益海嘉裡(重慶)糧油有限公司的儲倉。據悉,益海嘉裡(重慶)糧油有限公司每年對糧食的需求量約為150萬噸,今年計劃進口大豆90萬噸,隨著新碼頭的投用,較汽車短道運輸模式相比,每噸可節約運輸成本5元。
重慶物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不僅填補了西南地區專業化糧油碼頭建設的空白,也構建起“前港後園、港園聯動”的產業新格局。今後,該碼頭將形成“西聯渝昆、東接長江、南向出海”的多式聯運體系。
江津德感工業園區立足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食品(糧油加工)產業示範基地,現已集聚各類市場主體5600多家,其中,裝備製造企業約1500家,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超250家,正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品質新城,以及食品及農產品加工集聚區、高端裝備製造集聚區、科技研發及總部經濟集聚區、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
該碼頭正式開港運營,是江津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大國家戰略,有效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有力舉措,也是加速構建高水平開放大格局、打造“內暢外聯、通江達海”開放大通道體系的生動實踐,將為德感工業園區的糧油加工、裝備製造等產業提供強勁支撐,將進一步保障和滿足川渝地區糧油市場需求,同時助力長江上游企業“走向深藍”。
根據規劃,重慶港江津港區糧油碼頭將分期擴建,二期將實施鐵路專用線擴建、堆場、倉庫及輔助設施建設,三期將實施集裝箱、件散貨多用途泊位建設,專案全部建成后,總吞吐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
下一步,江津區將以重慶港江津港區糧油碼頭開港為契機,持續優化港口服務功能,推動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努力將碼頭打造成西南地區糧食、糧油倉儲貿易物流交易中心,以及西南地區最大的糧食糧油倉儲分撥基地、區域多式聯運物流中轉基地,積极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助力重慶打造現代化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劉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