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柱
粵港澳大灣區花園大賽人潮湧動。 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澳門參賽作品頗具濠江特色。 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獨具匠心的花園吸引遊客打卡。 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設計師在花園中佈置了一條“彩龍”。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3月28日,以“百年之約”為主題的2025粵港澳大灣區花園大賽在筆架山體育公園與中山公園開幕,同步揭曉並頒發花園大賽獎項。
大賽首日花海迎人潮
筆架山公園人潮湧動。園內,新加坡設計師打造的《綠色未來》格外引人注目,廢舊金屬管道被漆成明麗色彩,化作植物攀爬的支架;廢棄木板則拼接成蜿蜒小徑……設計師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作品,打破‘環保等於犧牲美觀’的刻板印象,讓人們感受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
南非設計師領銜創作的《生命的輪廓》,通過蜿蜒的水系與高低錯落的木棧道,將非洲大陸的野性生命力與亞洲園林的精緻哲學完美融合。“這些設計太震撼了,每一個都很有創意和故事感。”市民李先生表示,這次觀展讓他對園藝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城市花園”片區,市民找到了熟悉的歸屬感,每一個花園都融入了所在區域的特色元素,彷彿是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鹽田的《航啟山海灣》用盛開的百合造型模擬揚帆起航的船隻,象徵著鹽田港的開放包容。陳先生感歎不已:“看到就想起鹽田的大海和港口,這設計太妙了!”
中國設計師摘得桂冠
本次大賽設立花園、花卉專業獎項類和組織獎項類三大類獎項,覆蓋大師園、灣區花園、城市花園、迷你花園四大組別及新優花卉作品。
中國設計師林俊英的《超鏈密碼花園》,憑藉對深圳公園百年發展史的科技化演繹,摘得全場最高榮譽“最佳花園獎”。此次大賽大師花園組7件作品中,南非團隊《生命的輪廓》、新加坡團隊《綠色未來》則以跨文化生態對話,與《超鏈密碼花園》共獲“大金獎”。《歸園·萬物生境》《太陽之舞》《深灣疊翠》《第一滴雨》獲得“金獎”。
灣區花園組,澳門《活力共生、花語交響》、廣州《行花街》、香港《城中花園》、蘇州《蘇州園》分獲“最佳特色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園藝獎”和“最佳建造獎”,體現了城市獨特風貌與多元文化交融。(記者 伊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