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遊戲化創作,為泛家居電商提供升級,「繪一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 36氪首發
更新于:2025-03-26 01:26:39

文 | 劉崇江

編輯 | 劉士武

36氪獲悉,繪一科技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靈動基金領投。此次融資將用於產品反覆運算和市場拓展。

繪一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生活美學為核心的大數據智慧科技公司,依託於AI、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以核心產品「來繪」數字產業化為抓手,驅動泛家居行業產業數字化升級。

創始人兼CEO雷赫告訴36氪,「來繪」是繪一科技打造的AI驅動型3D寫實風格的美學創意平臺,通過空間即時生成、智慧建模與拆分、圖像渲染與超分、虛擬數位人等技術,最終實現讓使用者以“裝修遊戲+美學社交”形式來實踐虛擬空間創作。

使用者在「來繪」創作的作品

在實機演示中,36氪看到,用戶不僅可以參與設計挑戰、多人共創、家園創作等玩法,還能獲得現實軟裝搭配靈感與商品購買服務。在這裡,用戶不僅可以對首頁中喜歡的作品進行多次創作,還可以對場景素材進行自定義設置。例如,在客廳的場景中,用戶不僅可以自由地選擇沙發、茶幾等傢俱素材,甚至還能在已選擇素材的基礎之上,對細節進行編輯,如沙發的皮料、紋理、顏色。而且,使用者在此過程中所需的一切素材,幾乎都是由 AI設計並建模生成的。就連使用者使用的場景模版,大部分也都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

此外,「來繪」還滿足了用戶對於社交的需求。例如,使用者在完成了上述的創作過程之後,還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佈在社區,由其他用戶來進行投票,並由票數來決定將獲得的獎勵。

而除了單人創作模式之外,「來繪」也支援多人創作,用戶通過邀約、匹配等多種形式,與其他用戶進行共創,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創作。

「來繪」單人創作介面

值得注意的是,「來繪」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對標的競品;即便縱觀國外暢銷的相似產品「Redecor」和「Design home」,「來繪」也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例如,「Redecor」和「Design home」只採用了2D的內容形式,而「來繪」則採用了2D/3D的內容形式。因此,從畫面的真實度來看,「來繪」比上述兩款產品對現實的還原更為逼真,尤其是對不同材質細節的還原、以及對畫面光影的細膩表現。

在其他方面,「來繪」的表現也比「Redecor」和「Design home」更為豐富。例如,上述兩款國外的產品也並不具備「多人創作功能」和「編輯素材細節」等其它的功能體驗。

綜上,通過遊戲化工具、美學社交與遊戲電商,「來繪」正朝著成為泛家居領域下的3D版“小紅書”這一目標越來越近。那麼,「來繪」又是如何實現這些體驗的呢?

從技術層面剖析,「來繪」已成功自研具備低成本、高併發特性的圖像生成與超分技術,以及視頻流即時渲染技術。同時,憑藉最新的 3D 高斯演算法、神經輻射場、diffusion 生成演算法等即時 3D 技術,為三維業務場景賦能,涵蓋空間構建、智能佈局、模型生成、通道拆分、材質生成與美化等多個領域。

此外,通過運用大模型的 RAG 定製化增強方法,「來繪」也實現了虛擬數位人業務的應用落地。例如,虛擬人物不僅可以和使用者一起進行空間創作,還能陪用戶進行即時的溝通,建立情感交流。這種“AI陪伴”的創作模式,也是「來繪」的一大亮點。

「來繪」雙人創作介面

從傢俱市場角度來看,雖然目前 80% 的成交場景都是在線下,但線上每年的銷售額其實都在增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線上去買一些泛家居類的物品,例如說懶人沙發、抱枕、地毯等。據悉,這種線上交易在國外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但在國內的滲透率只有17%。「來繪」未來所瞄準的,正是高速增長的線上泛家居的市場。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雷赫並不把「繪一」看作是遊戲公司或傢俱公司:“我們是一家以生活美學為核心的AI數據公司,本質上是通過數據去賺錢的。一方面,我們通過數據向使用者提供平臺增值服務,另一方面,我們通過數據去打造泛家居的爆款實物。未來使用者在「來繪」使用的素材都將支持實物購買,可以在應用內購買或者連結到第三方平臺。”

目前,「來繪」推出了「會員」與「素材主題包」兩種不同的付費方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從而完成更加豐富的創作。而且,從雷赫給36氪展示的數據可以看出,「來繪」付費使用者在30天內的留存率是84.54%,在60天內的留存率是45.5%,在90天內的留存率是31.22%——相比於25%、18%、12%的市場基準線,「來繪」在使用者粘性方面有著很好的表現:“我們付費留存特別高,而且付費使用者每天的平均在線時長也超過了70分鐘。”

雷赫還表示,現階段「來繪」的產品仍然還在不斷打磨過程中:“我們實際上才完成了60%,很多創新的功能和新奇體驗還沒有上。在未來,我們會持續深耕產品,把用戶的體驗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