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鶴壁日報
河南航天樞紐港基建完工
位於鶴壁科創新城
本報訊 (記者 朱向陽)3月24日,位於鶴壁科創新城鶴壁衛星智造產業園8號樓的河南航天樞紐港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工,初步具備使用條件。
走進河南航天樞紐港二層的測運控中心,一塊長31.36米、寬4.32米的碩大螢幕映入眼簾。“我們正在對系統進行調試,正式投用以後,衛星移動軌跡、數據交易及衛星應用情況等資訊都可以在這塊大螢幕上顯示出來。”項目建設方現場負責人杜海濤說。
除了這塊大螢幕可以直觀感受商業航太產業發展的脈動外,專案其他建設內容同樣大有看頭。河南航太樞紐港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航天測運控站群、軍民商航天測運控中心、航天數據交換中心、航天數據應用中心,即“一站群、三中心”,引入信息網路與集成平臺、先進動力能源平臺、機電一體化平臺,覆蓋測控與雷達、電動汽車、無人飛行器、資訊化服務等領域,整體項目預計2026年底竣工。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進入太空,衛星型號多、統籌管理弱、數據流通少、共用相容難等問題頻頻出現。”淇濱區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瑞說起建設河南航天樞紐港的目的時向記者介紹,“河南航太樞紐港的建設,就像為天上眾多的衛星搭建了一個相互關聯的平臺,設置了一個整體統籌的中心。”
河南航太樞紐港的建設對我市商業航太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李瑞介紹,項目整體投用后,將健壯、擴充、融合我國航太地面測運控資源和能力,極大促進空天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有序流通和公平交易,充分釋放空天數據政用、商用、民用要素價值,產生良好效益。
“在經濟效益上,河南航太樞紐港不僅可以為軍民商使用者提供衛星測運控、數據交易、衛星應用等服務,還能為企業及地方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李瑞說,“在社會效益上,河南航太樞紐港可以提升應急救災能力,實現數據互通共用,並通過項目帶動,吸引更多企業、人才集聚,為我省航空航太及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