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就醫早,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就有後遺症了。”近日,72歲的文老伯像往常一樣睡醒下床,突然覺得右腳有些不對勁。“好像被什麼沉重的東西壓著,沒有了往日那種輕鬆自如的感覺。”他還試著活動了一下右腳,發現有點費力,同時右手手指也有麻木之感。
突如其來的異常讓他警惕起來,趕緊到甘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甘泉社衛中心家庭醫生朱偉芳詳細詢問情況后立即安排其進行CT檢查。
在CT檢查過程中,放射科技師範傑憑藉多年工作經驗,發現了圖像異常,第一時間聯繫普陀區人民醫院放射科,並將圖像上傳至東部醫聯體影像共享平台進行會診。結合文老伯的癥狀和檢查結果,朱偉芳也初步判斷其可能是急性腦梗死,提出了轉診上級醫院的建議。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會產生嚴重後遺症,及時救治至關重要。“朱醫生說可以幫我聯繫普陀區人民醫院,走綠色通道,做進一步檢查。”文老伯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普陀區人民醫院。此時,朱偉芳已經通過東部醫聯體以及家庭簽約醫生聯繫了醫院的相關部門,為其開啟綠色通道,安排檢測。所幸確診及時,避免了疾病發作。
甘泉社衛中心作為醫療服務體系的“第一道防線”,在此次救治中發揮了首診和哨點作用。家庭簽約醫生憑藉對患者病情的初步判斷,迅速開具檢查明確診斷,檢查結果出來后,立即啟動東部醫聯體轉診機制。這一轉診機制為患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無獨有偶,不久前,83歲的顧阿姨因身體不適至甘泉社衛中心就醫。CT檢查發現,顧阿姨左肺上葉有明顯佔位,家庭醫生懷疑為周圍型肺癌。然而,要明確診斷,顧阿姨需要進行肺部增強CT掃描。甘泉社衛中心立即聯繫東部醫聯體的上級醫院,即時影像共享聯動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節省了患者等待影像結果的時間,為後續的轉診和治療提供了有力支援。家庭簽約醫生依託醫聯體的高效運行,為患者提供轉診服務,讓患者得到更精準高效的治療。
基層醫療機構作為“健康守門人”,能夠快速識別疾病並啟動轉診機制;醫聯體內的上級醫院則通過技術、設備和人才支援,為患者提供精準的診斷和治療。“社衛中心+上級醫院”的分級診療模式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就醫成本。
原標題:《疑似腦梗,緊急轉診!普陀這家社衛中心發揮“哨點”作用》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易雯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