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樂山日報
本報訊(記者 戴余樂)“她在我父親危難時刻給予的及時救助,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了我們。”3月22 日,樂山市市中區人民醫院血液透析科護士長魏敏收到了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這封信承載的不僅是患者和家屬的感激,更是一段關於責任和生命的暖心故事。
危急關頭,一個善意的舉動就能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
記者瞭解到,今年1 月30 日(大年初二),市中區水口鎮70 歲村民杜高倫晚飯後,與兩位鄰居外出散步。當晚8 點左右,一輛小轎車從杜高倫身邊疾馳而過,將他撞倒,面部朝下,當場便不省人事。周圍村民隨即撥打了120 急救電話,但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由於村民沒有救護經驗,怕對老人造成二次傷害,都不敢去為老人翻身。
正當大家慌亂時,魏敏得知了車禍情況,立即一路快跑趕到老人身邊。“聽老人家的鄰居說,受傷老人曾做過心臟搭橋手術,車禍傷很有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非常危險。”沒有絲毫猶豫,魏敏第一時間上前為老人進行檢查,發現老人還能發出一些微弱的呼吸聲,便請周圍群眾跟她一起將老人翻過身來仰面平躺,並查看額頭出血部位。期間,魏敏一直蹲守在老人身邊,不斷地呼喊傷者,並與熱心群眾一起在附近圍出一個安全區域。在魏敏的説明下,老人稍微恢復意識,能做出抬手反應。
120 趕到現場後,看到老人被安全送上救護車,魏敏便默默離開了。
“後來,我們是通過鄰居拍攝的視頻才看到魏老師救護的全過程,我們全家人都很感激她,因為她的專業冷靜,為我父親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杜高倫女兒告訴記者,事後,他們一家一直都在尋找這位救命恩人。“我父親出院在家休養期間,還不時念叨,‘一定要好好感謝人家’。”
在杜高倫一家堅持不懈努力下,他們打聽到當時救人的是市中區人民醫院護士魏敏,這封一直放在心中的感謝信,終於寄了出去。
“當時沒有想那麼多,救死扶傷本就是醫護人員的義務和責任。我也希望讓大家看到社會的正能量,希望大家都能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魏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