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乾淨、講衛生
是健康生活中比較關鍵的一點
但你堅持的這些衛生“好習慣”
可能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上廁所途中及時衝廁所
小心病菌找上你
很多人在排便時,為了避免衛生間的氣味太難聞,喜歡在排便時沖水,然後再繼續“蹲坑”,覺得這樣做既乾淨又衛生。
但馬桶在沖水時,水在沖力下會產生漩渦,並形成氣溶膠。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人當時就坐在馬桶上,或者人站起來了,但馬桶沒蓋蓋子,大腸桿菌等病菌就有可能通過這種方式附著在人體的皮膚上或者懸浮在空氣中。
如果衛生間通風不好,人體可能會通過呼吸道直接吸入這些病菌引起感染。此外,懸浮在空氣中的病菌也可能沉積在毛巾、牙刷、漱口杯等物品上,當接觸到這些病菌后,也可能會通過消化道和口鼻腔黏膜引起感染。
有實驗顯示,這些氣溶膠顆粒可以在空氣中以每秒2米的初始速度迅速噴射出來,在8秒內達到馬桶上方1.5米的高度。還有一項研究表明,馬桶開蓋沖水后,廁所環境中被檢測到的細菌濃度可達關蓋沖水時的12倍之多。
蹲便沖水比馬桶沖水更衛生嗎?
蹲便時,身體與便池沒有直接接觸,看起來很“衛生”,但其實結果恰恰相反。
一般情況下,蹲便採用的是直衝式沖水,其產生的氣旋高度甚至可以達到一人高,水滴飛濺範圍也更廣,所以蹲便產生的細菌數遠高於馬桶。
上完廁所可以打開衛生間門通風嗎?
不建議。很多人上完廁所後,都有打開衛生間門通風的習慣,覺得有利於保持衛生間乾淨衛生。但是,我們平時上完廁所后,空氣中會含有大量細菌和異味,此時若是選擇把衛生間門打開,那麼衛生間里的細菌和異味,就會擴散在家裡每個角落,家裡的環境會越來越髒。
正確方法:
上完廁所後,可以把窗戶打開幫助通風,如果沒有窗戶,也可以打開排氣扇幫助通風。這樣做不但能保持室內乾爽,還能避免細菌和濕氣入侵到室內。
碗盤清洗完后及時擦乾
小心把細菌吃進肚子里
碗盤清洗過後,表面可能會有一些積水,直接放進櫥櫃里,可能會把櫥櫃弄濕,還有可能會滋生細菌。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擦碗布,把碗盤擦乾后再收納起來。
你家的擦碗布定期更換了嗎?
看似乾淨的擦碗布,使用時間久了,每天還濕漉漉的,可能同樣會滋生細菌。
正確使用擦碗布:
1.擦碗布要定期高溫消毒;
2.每月更換一次擦碗布;
3.擦碗布一定要專門用來擦碗才行,不要有其他用途。
有的人覺得擦碗布用起來麻煩
那麼清洗過後的碗盤
直接摞著收納起來是否可以呢?
這樣做也是不衛生的!
清洗后的碗盤最好不要摞著放:
如果清洗后的碗盤中積了很多水,此時直接把碗盤摞在一起,房間溫度又適宜,細菌可能就會“瘋長”。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曾做過一組試驗,該試驗設置了兩組對比。試驗員首先給餐具進行了消毒,在餐具表面塗上了無菌肉湯,之後將餐具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碗盤清洗后直接摞起來放到了櫥櫃中儲存,另一組洗后立著放於置物架上,並放於通風處。
三天后對比顯示,立著放的餐具菌落總數約為8000cfu/套,符合我國相關衛生標準,而摞著放的餐具細菌數量約為560000cfu/套,約為立著放的餐具的70倍。
短期內急性影響:
滋生致病菌,比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這些致病菌可能會造成急性胃腸炎,上吐下瀉甚至還會脫水、休克,危及生命。
長期影響:
滋生黴菌,比如黃麴黴毒素這樣的一類致癌物,長期接觸可能會致癌,另外餐具也是幽門螺桿菌傳播的媒介,胃病、胃潰瘍甚至胃癌都與幽門螺桿菌有一定關係。
正確方法:
洗完的碗盤應該立起來存放在通風處,這樣殘留的水分容易瀝干,即使有一點食物殘渣,也不容易滋生細菌。
起床后立即疊被
小心蟎蟲肆虐
很多人覺得,起床后馬上疊被子、整理床鋪,是愛乾淨、講衛生的表現,可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利於健康,還有可能會讓蟎蟲更加肆虐。
這是因為,人在睡眠中,會排出多種氣體和汗液,使被子受潮。如果起床后,立即把被子疊好,被子中吸收或吸附的水分和氣體便無法散發,從而為塵蟎創造良好生存條件,使被子變成一個污染源,不利於身體健康。
正確方法:
起床后,可以先將被子翻面,讓被子上的水分和污染物自然晾乾,待洗漱、早飯後,再疊被子。
健康小貼士
1.排便途中不要沖廁所,應在排便完成後,先蓋上馬桶蓋,再衝廁所。
2.洗完的碗盤如果需要擦乾,則需關注洗碗布的衛生狀況,如果是直接存放,應該立起來存放在通風處。
3.起床后不宜立即疊被,可以先將被子翻面,待洗漱、早飯後,再疊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