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糖尿病的朋友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就是腎損害,後期很可能需要透析治療。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腎快不好了呢?
一要注意早期癥狀。
腎不好的人由於毒素和廢物在體內的積聚,會引起疲乏無力的癥狀,經常打不起精神,會出現腰膝酸軟等。
腎功能異常會引起水鈉瀦留,體內的水分過多無法排出,還會因為蛋白質的丟失等原因,出現手腳浮腫,尤其是顏面部水腫,早晨起來眼泡腫脹等。
腎不好的人小便也和正常不一樣,會出現顏色變深,出現泡沫增多,夜間起夜頻繁,甚至尿里帶血。
由於毒素的堆積,患者常常出現不想吃東西,出現噁心嘔吐的癥狀。皮膚比正常人乾燥無光澤,經常出現皮膚瘙癢。
由於腎功能的惡化,血壓很難降下來,即使使用4種藥物都不一定能夠正常。
二要注意化驗器械等檢查。
抽血化驗檢查血肌酐的水準,這是評估腎功能的最重要的指標。腎功能下降時,這個指標往往升高。通過它我們可以計算腎小球濾過率,這個指標比血肌酐準確性更高。
小便的化驗也能發現腎功能的問題,尿中出現蛋白質這是腎功能不全的早期信號,尤其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能夠很早期發現腎功能的損害。
血的尿素氮的水準也是常用的檢查指標,這是蛋白質代謝的產物,正常通過腎臟排泄,如果血裡面的升高,說明腎功能出現了問題。
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腎臟的超聲了解腎臟的大小,有無萎縮等,腎臟的CT或者核磁共振,都可以評估腎臟的結構問題。
腎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怎樣才能預防和早期干預,防止腎功能出現問題呢?
首先要通過體檢確定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建議每年檢查腎臟的功能,早期發現腎臟損害的證據。
其次,積極控制血壓血糖。管理好血壓和血糖的水準,能夠大大減少蛋白尿的發生,減少腎臟損害。可以通過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檢查,超過150毫克就需要重視。要積極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以下。
第三,注意飲食調整。高鹽、高蛋白、高脂肪攝入對腎臟的影響較大,因此,要注意控制。多飲水能加速腎臟的排泄,有利於有害物質的排出。
第四,避免濫用傷腎的藥物。有些葯對腎臟影響較大,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腎臟處於代償狀態,用藥不當會加重腎功能惡化。常用傷腎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比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對乙醯氨基酚等;部分抗生素,比如萬古黴素、慶大黴素、頭孢類等;一些化療藥物;在醫院做增強CT、血管造影等使用的碘造影劑,都有可能造成腎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