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工作學習壓力大,熬夜奮戰已是常態,又因“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動”的焦慮,就算身體出了問題也沒時間重視,本以為隨便吃點葯就行,這讓本就脆弱的肝臟傷痕累累。
20歲大學生依依(化名)最近有點感冒,心情不好的她和同學飲酒暢聊,幾兩白酒下肚,便回寢室悶頭睡覺。
誰知一覺醒來,感冒加重,高燒不退,她便自行吃了顆布洛芬后又上床休息。
之後,依依發現自己小便越來越黃,甚至連飯也吃不下,全身沒力氣,她這才來杭州市西溪醫院急診科就診。
醫生接診后,發現依依皮膚鞏膜輕度黃染,急診抽血化驗結果顯示總膽紅素57μmol/L(正常值:0-23μ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338U/L(正常值:7-40U/L)、r-谷氨醯基轉移酶201U/L(正常值:7-45U/L)。依依因肝功能不全被收治到肝病五科治療。
而在入院后第二天做檢查時,依依的肝功能指標繼續攀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達3237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高達3505U/L(正常值13-35U/L),EB病毒核心抗原IgG308U/ml、EB病毒衣殼抗原578U/ml(正常值均為0-20U/L),PT凝血酶原時間23.7秒(正常值:9.7-12.6秒),結合癥狀表現和化驗結果,被診斷為急性肝衰竭。
肝病五科呂鐵鋒主任詢問病史后瞭解到,依依之前並沒有乙肝病史,入院前曾感冒,期間又大量飲白酒、口服布洛芬膠囊。呂主任分析,這一系列操作很大可能是導致急性肝衰竭的關鍵因素。
隨後,呂鐵鋒為其進行護肝、降酶、退黃、抗病毒等相應病因對症治療,加用中藥湯劑綜合調理,積極預防併發症。經過近兩周的中西醫聯合治療和精心護理,依依的病情迅速好轉,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從3505U/L降至30U/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從3237U/L降至84U/L,總膽紅素及PT凝血酶原時間降至正常範圍。
為什麼沒有患乙肝等病毒性肝炎,也會導致肝衰竭呢?
呂鐵鋒解釋,在我國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HBV),其次是藥物及肝毒性物質(如酒精、化學製劑等)。而其他病毒,如巨幼細胞病毒(CMV)、EB病毒(EVB)、腸道病毒等容易被人們忽視,殊不知它們也會引起肝衰竭。
EB病毒主要是通過唾液接觸傳播,但感染機體后大多情況下呈潛伏感染狀態,特定因素觸發下,病毒才會再次啟動與增殖,致使機體發生感染。感染后人體多個系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除了淋巴組織外,最容易損傷的就是肝臟;其次,酒精在肝臟中代謝,過量飲酒對肝臟產生額外的負擔導致肝臟損傷,尤其是對於感染EB病毒的患者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再者,布洛芬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通常是長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但是對於已經存在肝臟損傷的情況下,使用布洛芬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病情。依依可能就是與EB病毒感染的同學共用餐具或親密接觸后感染了EB病毒,或是原本潛伏的病毒重疊了這一系列因素,觸發病毒激活從而出現了如此危重的病情。
呂鐵鋒提醒,肝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所以更需要多加關心和重視,避免感染、各種應激狀態、飲酒、勞累、藥物等誘因,如有不適,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