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綠聯DXP4800 半年後:現在的NAS系統真好用,終於不折騰了!
更新于:2025-03-26 09:05:59

大家好,我是fanfan,最近還是有小夥伴在問NAS,今天的話題依舊是圍繞的NAS展開,分享一下NAS的使用體驗,近半年來我使用的設備主要是綠聯的DXP4800。

經過半年多的使用,結合我前幾年的經歷,其實還是有很大的感慨:

曾經的極客玩具,如今是家庭工具。NAS的門檻,終於被的“無感化“系統踏平了。

我用一首詩總結一下NAS這十年的變化:

十年前,NAS是極客的實驗場,

十年後,NAS化身家庭的數據避風港。

十年前,折騰一時爽,數據火葬場,

十年後,靜默守護,全家心不慌。

正文

NAS能用來做什麼?到底好用不好用?哪家的好用?這幾個問題是新手入門NAS最常問的問題。從2018年開始玩NAS到現在,我也玩過不少的NAS產品,從DIY NAS到品牌NAS,其實不管是哪家的NAS產品,底層的功能上基本上差不了太多。主要差異是用戶介面和使用體驗。

NAS的用途如下

NAS有這麼多的用途,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的功能其實很少。就好比電腦,電腦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很多人就是用他來打遊戲。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對NAS的功能需求其實很單一。我梳理了一下,基本上也就這幾個剛需的內容。其他的點其實有一些自high的屬性。

NAS和網盤怎麼選?

還有一部分人一直在糾結NAS和網盤到底怎麼選,NAS能不能代替網盤?答案是不能的。NAS和網盤可以說是兩款不同用途的產品,就隱私程度而言,NAS肯定要比網盤要高出一大截。論內容的豐富程度來說,NAS跟網盤比根本不值一提。雖然兩者都有存儲檔的功能,但是對於不同用戶來說,他們肯定會有自己的選擇。

根據我的經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就不要做選擇題了。我建議NAS和網盤都備一個,時間久了你才會意識到,原來兩個東西並不是競爭關係,因為NAS和網盤他們的用途是不一樣的。兩者搭配著來使用,才更加方便。

去年下半年,綠聯在發佈新的操作系統後,我入手了DXP4800這款產品,到現在使用和差不多半年時間了。今天就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半年的總結。

綠聯在NAS領域算是國產NAS的後起之秀,雖然起步相對來說比較晚,但是做產品來說,還是相當用心的。UGOS Pro操作系統也進行革命性的更新,整體的使用體驗可以說了非常流暢了,非常符合國內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關於這款產品的開箱以及系統部署,系統基本功能介紹,在之前的分享內容裡面已經說到,在這裡就不贅述了。這次的內容主要是結合我自己的使用體驗給大家分享一下對於普通家庭,我都有哪些常用功能。

DXP4800作為一款4盤位NAS,再加上兩個固態盤位最大支援112T容量,標配8G DDR5記憶體,這樣的配置。對於一般家庭,甚至是小型的初創團隊基本上都是夠用的。

以我個人為例,我日常記錄生活,拍照、視頻、以及產生一些工作檔,平均一個月的數據量在20G左右。加上家人的數據5G/月,一個月一個家庭的數據量基本上在25G,一年也就是300G,十年也就3T的數據量。所以普通家庭只是用來做數據存儲的話,4盤位的NAS,16T的容量就能夠讓我們存大半輩子的內容了。

NAS配置相比電腦來說,不是一個級別的存在。NAS主要特點就是低功耗,所以在使用過程中主打一個無感使用,部署完成之後,存儲、備份、下載神不知鬼不覺,不像電腦那樣高速運行的時候會帶來很大的噪音。對於NAS來說,只需要找個角落讓他靜靜的呆著就好了。

數據存儲與安全

數據無價,這句話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吧。NAS雖然不易損壞,但是保險起見,還是要盡量多的進行備份。正所謂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對於我們的數據也一樣。這裡有一點大家容易忽視。那就是硬碟的選擇。NAS主要使用的是機械硬碟存儲,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我建議大家選擇NAS專用盤,因為NAS專用盤是帶硬碟救援和數據恢復服務的,所以買硬碟大家不要圖一時便宜。

另外的建議就是要用移動硬碟定期進行數據增量備份,移動硬碟備份也叫冷備份,這樣才能給你的數據進行多重保護。NAS使用者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不要覺得太麻煩,如果意外真的來了,哭也沒用。這個對我來說真的是血與淚的教訓,時間也花了,資料也沒了,真的不值當。

另外綠聯DXP4800支援的網盤同步功能也很實用,度。NAS的網盤功能核心在於幫助使用者將網盤中的檔高效遷移到本地NAS,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當地語系化存儲,回遷數據非常方便。

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檔只能單向的下載或者上傳,且下載只能3個檔並行,同步功能目前需要會員才能開啟,這點比較影響使用體驗。

檔備份裡面重點要提到的是手機端的相冊備份,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據大部分來自手機,開啟相冊wifi下自動備份的功能真的很實用,再也不用擔心存儲焦慮了,手機容量的時候,可以直接把相冊清空,不用糾結刪那些照片了。

家庭媒體中心和外網訪問

這兩個話題真的要放在一起說,其實很多人買NAS回來是要作為家庭媒體中心,聽歌、看電視、看電影,DXP4800強大的配置配合全新升級UGOS Pro系統,不僅可以在局域網直接看4K,而且可以實現在線轉碼,就算不在家,手機上也能通過綠聯自帶的內網穿透服務進行視頻觀看。內網穿透的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可以跑滿頻寬,如下圖所示,我用手機直接播放,可以跑滿我家30M的上限,檔傳輸也是不錯的。

前些年折騰NAS的時候,因為系統各方面不完善,異地訪問家中的NAS需要開通公網IP,如果沒有公網IP的話還要內網穿透,路由器配置埠轉發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要弄明白才能在外面訪問家中的NAS。現在異地訪問的門檻真的降低了好多,不僅能夠在線看高清的電影,而且還可以自動轉碼。

這要是在以前折騰Jellyfin、Emby、Plex,為了搞個視頻刮削,還要各種配置,張大媽就有不少相關教程,廢老鼻子勁了,更別說海報牆和字幕,有可能搞兩個星期不一定能搞定。現在直接使用綠聯的影視中心app,設定好影視資料夾,所有的視頻、海報全套的幫你搞好,就連下載的視頻沒有字幕也可以通過在線下載功能直接解決,真正做到了方便使用者。

音樂也是一樣,使用音樂app,搭建個人音樂庫,裡面都是自己喜歡的歌,每隔幾個月更新一下曲庫,電腦端手機端都可以,播放清單裡面的音樂再也不會變成灰色的了。目前音樂app使用起來夠用,但唯一不足的是沒有自帶歌詞封面刮削,必須自己手動刮削。

最近我在研究musicbrainz picard,聽說是一個可以實現歌曲資訊刮削,跟我之前一直用的musictag有點像,但是musicbrainz有docker版本,可以部署在NAS上實現即時刮削。目前還沒有研究成功,成功之後會出一套搭建個人完美音樂庫的內容給大家。

檔共用功能

歸功於內網穿透的速度,讓文件共用這個功能變得非常好用。這個你所周知,沒有會員的網盤真的很慢。以前大家都會把檔上傳到網盤,分享一個下載連結。現在我給朋友們分享一起出去旅遊、露營的照片,都是通過綠聯的文件共用功能。我直接給連結,他們下載也很快。

跟網盤分享的邏輯是一樣的,位址+密碼,即可直接訪問下載檔。因為是個人伺服器,基本上可以跑滿上傳,不會受到像網盤那樣的限速。遺憾的是目前並不支援在線的視頻觀看。影視中心也沒有分享電影的選項,希望後續能夠加入這個功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關於登錄

綠聯目前的系統優先本地登錄,這個策略能夠給使用者更多的安全感,就算伺服器有問題也不存在系統進不去的情況。

遠端訪問的話是需要UGREENlink ID,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自己的UGREENlink ID,雖然手機上會有歷史記錄但是萬一是臨時使用一台新設備呢?隨時隨地登錄NAS,不受任何的限制了。

另外就是對於喜歡攝影的朋友們的福音了,如果你的相機支援ftp,可以通過設置共享資料夾的方式,讓相機記憶體卡的檔直接同步到NAS指定資料夾,再也不用頻繁的插拔記憶體卡了,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很多老法師都不知道。

關於Docker

Docker其實是更高階的應用,對於喜歡折騰的大神們來說,有一定程度的自high成分。普通用戶其實用不上這些docker,常用的docker容器,像迅雷、TR、QB、音樂、影視、同步,這些功能其實綠聯已經集成在了應用中心中,一鍵安裝即可,不需要複雜的部署,又是命令又是配置的。只能說現在的NAS系統真的越來越好用了。

如下圖所示,除了常用的app外,應用中心還繼承了虛擬機、ALIST等高階的應用,應用的豐富程度也越來越多了。可以說,使用NAS的時間成本的大大降低了。

總結

使用了半年時間,綠聯DXP4800這款NAS很適合家庭(也算是個小型團隊),N100的處理器對於家庭小團隊來說完全夠用,本地4k以及在線轉碼都沒有問題。4盤位,真的可以用到天荒地老了。所以DXP4800對於家用來說基本上是一步到位的選擇了,而且目前NAS的價格已經下來了8G款的配合國補,已經不到2k了。

這半年來,UGOS Pro也在不斷的完善中,系統易用性越來約好了,內置的應用中心基本上能夠滿足普通家庭的需求了,除非你是極客,天天折騰各種各樣的docker。擁有全自動的影視/音樂庫再加上高速的異地訪問體驗,體驗上真的已經趨近完美了。真正的從極客玩具變身為家庭工具了。

內置的虛擬機、Dokcer可以滿足高階使用者的深度體驗,對於不同階段的使用者,綠聯確實考慮到了。

當然,UGOS Pro也有一些缺點,比如音樂庫的歌詞/封面不支持自動刮削;在線視頻分享功能目前不可用,但是可以通過新建使用者的方式實現,也算是一種解決方案;後續希望品牌方會進行改善,這樣的話產品才會更好用。

最後要告誡大家的是,一定要注重數據備份。建議NAS專用盤+冷備份+網盤同步的方式,這樣才能有多重的保護,雖然麻煩,但是很安全。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我是Fanfan,一個愛折騰的數碼玩家,關於NAS我還有很多內容沒有分享給大家,如果你也對NAS感興趣,可以在評論區溝通交流,歡迎一件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