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頭暈得厲害,是不是血壓又出問題了?”
這是上周我接診的一位患者徐大爺。
他今年74歲,患高血壓已有多年。
可惜的是,像許多老年人一樣,他對自己的病情並不上心。
那天送診時,他臉色蒼白、腳步虛浮,血壓低到85/52mmHg,醫生們初步判斷是“休克血壓”。
經過一系列檢查,我們發現他血鉀極低,直接確診為低鉀血症。
原來,徐大爺長期服用利尿類降壓藥,卻從未複診、調整用藥,也沒有注意補鉀。
更令人擔憂的是,他感到頭暈時,還會擅自加服降壓藥。
這次頭暈加重,正是因為鉀流失太多,誘發了危險性的心律失常。
高血壓患者為何容易缺鉀?鉀,對身體究竟有多重要?
高血壓最怕缺鉀?為什麼說鉀是“隱形衛士”?
服用利尿類降壓藥
高血壓患者中,很多人需要服用利尿劑來控制血壓。但利尿劑在排出多餘水分的也會帶走體內的鉀離子。而鉀流失過多,就容易引發低鉀血症。
飲食結構不合理
我國居民的鉀攝入量普遍偏低,加上高血壓患者大多口味偏重,攝入鹽分多,鉀鈉比例失衡,鉀的攝入量就更顯不足。
缺鉀的危害不容小覷,尤其是對高血壓患者來說, 缺鉀可能導致血壓難以控制、心律失常,甚至引發心臟驟停 。
《黃帝內經》中有言:“上工治未病”,意思是最好的醫生治病於未發階段。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防止缺鉀,就是“治未病”的重要一步。
如何判斷身體缺鉀?4個信號你要知道!
四肢乏力
缺鉀會影響肌肉細胞的功能,導致四肢無力,尤其是大腿和肩膀的乏力感尤為顯著。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站不起來”的情況。
心律失常
血鉀下降會讓心肌細胞的活動變得異常亢進,表現為胸悶、心悸,甚至心跳紊亂。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心臟本就脆弱,更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的風險。
血壓波動
鉀離子能説明平衡鈉離子,當缺鉀時,血管平滑肌的興奮性增加,血壓就會出現波動,變得難以控制。
厭食
缺鉀還會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功能,導致腹脹、噁心、厭食。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有這些癥狀,千萬別忽視,建議儘快就醫檢查血鉀水準。
怎麼補鉀更安全?“食補”是最優選擇
雖然有鉀製劑可以快速補鉀,但長期來看, 通過飲食補充鉀更安全,也更容易堅持。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鉀的適宜攝入量為2000 mg,高血壓患者則建議增加到3600mg。
這5種食物,不僅含鉀豐富,還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
芋頭
每100克芋頭就含有300mg的鉀,而且它的熱量低,升糖指數也較低,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或需要控糖的人群。芋頭可以蒸、煮,甚至用來做成低油低鹽的芋頭羹,口感軟糯,特別適合老人食用。
香蕉
很多人提到補鉀,首先想到的就是香蕉。確實,每100克香蕉含有330mg鉀,而且食用方便。早餐吃一根香蕉,既能補充能量,還能補鉀提神。
菠菜
菠菜不僅每100克含鉀200mg,還富含維生素K和葉酸,對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注意,食用菠菜前最好焯水去除草酸,避免影響鈣和其他礦物質的吸收。
豆類
黃豆、黑豆都是高鉀食物中的“明星選手”。每100克黃豆的鉀含量高達1503mg,黑豆也有1377mg。豆類蛋白豐富,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進一步幫助調節血糖和血脂。
土豆
土豆是補鉀的“平價之選”,每100克土豆含鉀300mg。它還能代替部分主食,説明降低血糖波動。建議烹飪時保留土豆皮,因為削皮會導致鉀含量大幅減少。
健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每一天的積累。高血壓患者補鉀,不是為了“治病”,而是為了讓身體保持平衡。
學會從飲食中獲取營養,遠離過量的鈉,多吃富含鉀的食物,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健康。
來源:重慶城市TV資訊
文中所提姓名均為“化名”,切勿對號入座
(蓬萊融媒體中心)
【來源:蓬萊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