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別慌!科學處理養成好習慣很重要
更新于:2025-03-26 08:45:00

近期,南通的施先生在吃飯時,一根長達4釐米的魚刺無情地卡住了他的喉嚨。起初,施先生想用老辦法——吞米飯來解決,可這不但沒讓魚刺下去,疼痛反而加劇。當晚他趕忙前往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一次檢查沒發現異物,醫生讓他回家觀察。但疼痛持續加重,施先生只好再次返回醫院詳細檢查,最終通過手術從左側甲狀腺處取出了這根“肇事”魚刺。

魚刺卡喉的風險與常見誤區

施先生吞米飯的經歷並非個例,很多人在魚刺卡喉時都會這麼做。這種錯誤的處理方法,往往會帶來嚴重後果,就像施先生,魚刺不但沒下去,還扎進了左側甲狀腺。

為什麼吞食物會讓情況變糟呢?醫生解釋,當我們吞咽食物時,會給魚刺更大的壓力,使其進一步扎入組織。一旦魚刺穿透血管,可能引發大出血;要是扎到重要器官,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有醫學專家表示,據統計,在魚刺卡喉的患者中,近七成嘗試過用吞咽食物的方式解決,而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因這種錯誤方法導致病情加重,增加了治療難度。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魚刺卡喉時,千萬別再用吞食物的方法冒險,應立即停止進食,趕緊尋求專業説明。

正確處理魚刺卡喉的方法

魚刺卡喉了,正確的應急處理步驟如下:

  1. 立即停止進食,然後輕輕咳嗽,看能否把魚刺咳出來。因為咳嗽產生的氣流,有可能將位置較淺的魚刺帶出。
  2. 要是咳嗽沒用,就別再折騰了,趕緊去醫院。

醫院一般會採用這些檢查手段和治療方法:常見的有內窺鏡檢查,醫生通過它能直接看到咽喉內部的情況,準確找到魚刺的位置,然後將其取出。如果魚刺位置比較深,還會用到影像學檢查,比如喉鏡、CT等,幫助醫生清晰了解魚刺的具體位置,再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及時就醫非常重要!要是拖延治療,魚刺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可能引發感染、膿腫等併發症,治療起來就麻煩多了。為了減少這種意外發生,大家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別邊吃邊說話、打鬧,分散注意力。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魚刺卡喉

在日常飲食習慣中,有些行為特別容易導致魚刺卡喉。例如吃魚類的時候,如果吃得太急,就很容易讓魚刺“溜”進喉嚨。尤其是一些小魚,刺又多又細,稍不注意就中招。

預防措施如下:

  1. 選擇去骨魚片是個不錯的辦法,這樣能從源頭上減少魚刺卡喉的風險。
  2. 要是吃有刺的魚,準備一些專用工具,像鑷子,仔細把小刺挑出來再吃。
  3. 家庭用餐時,要格外關注兒童和老人。兒童吞咽功能還不完善,老人反應相對較慢,他們都更容易被魚刺卡住。家長和子女要多提醒,幫忙把刺挑乾淨。

大家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專心致志,不著急、不打鬧。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能減少類似意外的發生。

施先生的經歷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面對魚刺卡喉,科學處理很關鍵,養成好習慣才能守護健康。

責任聲明:本文僅為健康新聞/健康科普,內容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