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下降等癥狀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但有一種內分泌疾病也會引起上述癥狀,那就是垂體功能減退症。68歲的陳阿姨最近輾轉就醫後,就被確診了這個毛病。
陳阿姨不久前因心臟問題在當地醫院做了冠脈支架植入術,術后兩周左右開始出現反覆噁心、嘔吐的癥狀,吃什麼都沒胃口,整個人變得精神萎靡、有氣無力。
起初,陳阿姨以為是自己的消化系統出了問題,在當地醫院按常規胃腸炎接受了止吐、補液等對症治療后情況仍不見好轉,隨後便在家人的安排下轉入鄞州二院就診。
在完善入院檢查期間,接診醫生意外發現陳阿姨的皮質醇、促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指標存在明顯異常,追問病史後得知陳阿姨十年前曾做過一次腦動脈瘤手術,術后曾服藥多年,但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到醫院複查了。
圖為患者的檢查單。
“正常情況下,促甲狀腺激素的最低值是0.56mlU/L,而陳阿姨只有0.05mlU/L,同時她的FSH(促卵泡成熟激素)和LH(促黃體生成素)也比正常值低了許多,這意味著很可能是她的腺垂體功能出了問題。”負責會診的鄞州二院內分泌科阮凌燕主任介紹,垂體功能減退症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下丘腦、下丘腦-垂體通路、垂體全部或大部分受損,導致一種或多種垂體激素分泌不足或絕對缺乏,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相應激素缺乏臨床表現的綜合征。常見於垂體腺瘤患者,以及有顱腦手術、顱腦外傷史,放射性損傷、腫瘤壓迫、浸潤性感染性疾病、血色病、結節病、自身免疫性炎症及圍生期大出血患者等。
“陳阿姨有顱腦手術史,近期又做了心臟手術,極有可能是出現了應激。”阮凌燕表示,腺垂體功能減退症患者通常會出現畏寒、虛弱、乏力、食慾減退、便秘、脫髮、皮膚乾燥、水腫和記憶力減退,或噁心、嘔吐,體重降低,不耐饑餓,易出現低血糖,機體抵抗力差等癥狀,常併發感染,嚴重者還會休克甚至昏迷,從而危及生命。
好在確診后,經過對症用藥治療,陳阿姨噁心嘔吐等癥狀得到改善。
圖為醫生查房。
據瞭解,消化系統是多種內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很多內分泌疾病如垂體功能減退、皮質醇功能減退、高鈣血症、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綜合征、甲亢、甲減等經常會引起消化系統癥狀,甚至以消化系統癥狀首發。患者通常就診於消化科、胃腸科等科室,容易被當作胃腸道疾病來處理而延誤診治。
“凡有引起腺垂體功能減退症原發疾病者,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噁心嘔吐、發熱甚至昏迷等情況,都應進行內分泌疾病相關篩查,排除相關疾病可能。”阮凌燕提醒,腺垂體功能減退症屬於終身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激素替代治療,切不可隨意減量或停葯。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保暖,預防外傷和呼吸道感染,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運動,以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有氧運動能力。
【本文轉載於媒體帳號(https://app.tmuyun.com/webDetails/news?id=13252615&tenantId=61),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作為本賬號立場。】